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梦想文学网 > 现代都市 > 精品推荐大明盛世:短命太孙还能拯救一下

精品推荐大明盛世:短命太孙还能拯救一下

朕闻上古 著

现代都市连载

军事历史《大明盛世:短命太孙还能拯救一下》,由网络作家“朕闻上古”近期更新完结,主角朱允炆朱标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至民间商业之中,刺激一下国民经济发展。但他万万没想到,朱雄英这个小王八蛋还未等杜安道通传,便一溜烟儿跑了进来,正好撞见了这一幕,一下子被他逮了个正着。虽然双方心中都清楚,这九份契约书来自何处,但摆在明面上那意义可就不一样了!谋夺自家孙儿的产业,这要是传扬出去,即便他是大明开国大帝朱元璋,那面子上也是有些挂不住啊!“咳咳……英儿怎么来了......

主角:朱允炆朱标   更新:2024-05-02 01:46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炆朱标的现代都市小说《精品推荐大明盛世:短命太孙还能拯救一下》,由网络作家“朕闻上古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军事历史《大明盛世:短命太孙还能拯救一下》,由网络作家“朕闻上古”近期更新完结,主角朱允炆朱标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至民间商业之中,刺激一下国民经济发展。但他万万没想到,朱雄英这个小王八蛋还未等杜安道通传,便一溜烟儿跑了进来,正好撞见了这一幕,一下子被他逮了个正着。虽然双方心中都清楚,这九份契约书来自何处,但摆在明面上那意义可就不一样了!谋夺自家孙儿的产业,这要是传扬出去,即便他是大明开国大帝朱元璋,那面子上也是有些挂不住啊!“咳咳……英儿怎么来了......

《精品推荐大明盛世:短命太孙还能拯救一下》精彩片段


乾清宫,御书房。

朱某人正与太祖爷大眼瞪小眼,案桌之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九份白酒股份契约书。

英明神武的太祖爷原本正在研究这白酒股份契约书,思索着是不是将其推广至民间商业之中,刺激一下国民经济发展。

但他万万没想到,朱雄英这个小王八蛋还未等杜安道通传,便一溜烟儿跑了进来,正好撞见了这一幕,一下子被他逮了个正着。

虽然双方心中都清楚,这九份契约书来自何处,但摆在明面上那意义可就不一样了!

谋夺自家孙儿的产业,这要是传扬出去,即便他是大明开国大帝朱元璋,那面子上也是有些挂不住啊!

“咳咳……英儿怎么来了?今日上课感受如何?要不朕出题考较你一番?”

太祖爷一边镇定自若地开口,一边却是不着痕迹地将九份契约书随手收了起来,仿佛根本不值一提似的。

“皇爷爷,这白酒股份契约书为何在你手里?”

“咳咳……你看错了,那不是什么契约书!”

“那就是契约书,孙臣亲手设计签字的,难道孙臣还不认识?”

一时之间,二人突然大眼瞪小眼,互相怒视着对方。

片刻之后,太祖爷突然冷笑道:“朕说它不是,它就不是,英儿觉得呢?现在它还是吗?”

眼见太祖爷脑门上的好感值逐渐下降,朱某人当即认怂道:“不是不是!是孙臣看花眼了!”

狗日的朱元璋!

借着自己的威势,能够如此理直气壮地强词夺理,也是没谁了!

等你老了,老子必拔你氧气瓶!

太祖爷闻言冷哼一声,洋洋得意地开口问道:“说吧,小兔崽子,今日前来所为何事啊?难道借给你的银子又花光了?”

借你的银子?

我呸!

真的不要脸面了啊!

朱某人气得浑身难受,但碍于太祖爷淫威却是不敢发作,出言硬怼。

“孙臣近日读书略有所得,想分享给皇爷爷,不过至少得这个数儿!”

哦哟?这小王八蛋又有想法了?

眼见爱孙伸出了三根手指,而后又急忙追加了两根,太祖爷神态陡然凝重了起来。

打归打,闹归闹,但即便是太祖爷都不得不承认,这小王八蛋对政治有着独到的见解!

其先前提出的两项措施“编纂洪武大典”与“设大学士建内阁”都对朝廷大有裨益,尤其是后者更是解决了朝廷的燃眉之急。

这些措施看似简单,但难在一个设想,难在一个起点,就连标儿思想都有些固化,根本无法提出这些独到的见解。

因此综合这些考量,太祖爷现在对朱雄英的意见可谓是重视无比,完全把他当成一个谏臣对待。

嗯,就是有点恶心人!

这些利国利民的见解措施,带给朝廷的大好裨益根本无法用金钱来衡量!

偏偏这个小王八蛋每次都要摆出一副公平交易的模样,非得骗走几千两银子,致使这么严肃的事情充满了铜臭味,实在是令人作呕!

太祖爷正襟危坐,目光灼灼地看向朱雄英,示意他可以开口了。

“皇爷爷,孙臣以为,御史台自秦汉以来皆是中央行政监察机关,也是中央司法机关之一,负责纠察、弹劾官员、肃正纲纪,以御史大夫为首。”

“而谏院亦是如此,在皇帝左右进行谏争,向皇帝提建议,指正皇帝的得失,唐代时设立谏院,统摄谏官,与御史台合称‘台谏’,构成了中央监察系统。”

“但不可否认的是,台谏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文臣党同伐异之风,为他们提供了完美的理由与借口,致使朝堂一片乌烟瘴气,形如市井闹市!”

“如那北宋仁宗庆历新政之争,本为监察体系的台谏制度,却成为了王拱辰、苏舜钦以及范仲淹等人党同伐异的绝佳利器,新政也因此彻底失败!”

洋洋洒洒地讲出了一大段话,朱某人径直端起桌上的茶水一饮而尽,引来了太祖爷不善的目光。

“小王八蛋,你到底想说什么?难道你想让朕废了御史台与谏院?”

废了御史台与谏院?

他朱元璋失心疯了才会把御史台与谏院给废了!

作为传承千年的监察机构,御史台在惩治纠察贪官污吏上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,而谏院则是广开言路、查漏补缺的最好载体,台谏制度对于眼下初立的大明帝国而言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!

这个小王八蛋莫不是……脑疾又发作了吧?

自己前脚才设立了谏院,任命唐铎为谏议大夫,后脚他就来劝谏自己废除御史台和谏院?

难道……这个小王八蛋跟唐铎有仇?

太祖爷狐疑地望着朱雄英,满脸的不信任。

唐铎可是跟随自己征伐天下的老人了,谨厚有德量,刚正敢谏言,可谓是谏议大夫最佳的人选,让他执掌谏院满朝文武大都认可,自己也能放心。

唐振之什么时候得罪这个小王八蛋了?

他今日是前来给朕上眼药的?

朱某人放下了茶杯,斩钉截铁地开口道:“对!废了御史台和谏院,这台谏制度已经不适合而今的大明了,从两宋诸多党争便可看出,这玩意儿已经不实用了……”

“朕废了你!”

朱某人话还没有讲完,太祖爷端起茶杯便砸了过去。

得亏朱某人反应敏捷,一扭头便躲了过去。

“你个小兔崽子,你还敢躲,给我站那儿!”

太祖爷怒不可遏地暴喝道,起身抄起一个茶壶便冲了过来。

他真是出离愤怒了。

所谓期望有多大,失望就有多大!

他还以为这个小王八蛋又有什么独到见解,结果竟是这等祸国殃民之论!

“咱今日不好好打你一顿,咱就不是朱元璋!”

铁骨铮铮朱某人吓得拔腿就跑,一溜烟儿躲到了杜安道身后。

杜安道见状吓得肝胆俱裂,急忙将朱雄英护在身后,惊叫道:“皇上息怒啊!长孙殿下还小啊!你这一打下去,孩子可就废了!”

老近侍这声凄厉的嘶吼,令太祖爷的怒火消散了大半,却还是满脸怒容地瞪着他身后的朱雄英。

“小兔崽子!给朕过来!”

铁骨铮铮朱某人闻言从杜安道身后伸出了个小脑袋,言之凿凿地回答道:“台谏制度必须废除,皇爷爷重文轻武,将来势必会造成文官借此把持朝政,所以必须废除台谏制度!”

“你个小兔崽子,咱今日不打死你!”

杜安道急忙护着朱某人绕着太祖爷转了个圈,低声埋怨道:“小祖宗,您就闭嘴吧!真是什么话都敢往外说啊!”

埋怨过后,老太监又对太祖爷道:“皇上千万息怒啊!万一您将长孙殿下打出个好歹来,太子殿下那边……”

杜安道不愧是常年侍奉太祖爷的老太监,十分了解太祖爷的脾气与性格,所以并未把话说完,点到即止,效果反而更加好一些。

太祖爷闻言再次停了下来,将茶壶一把扔在了地上,气呼呼地看着杜安道及他身后的朱雄英。

眼见危机再次解除,铁骨铮铮朱某人当即又冒出了头来,洋洋洒洒地描绘道:“选用博有学识通达治体者组建都察院,主掌监察、弹劾及谏言,与刑部、大理寺构成三法司,核定天下有司案件!”

朱雄英话音刚落,却突然被杜安道一把推了出来。

只见这个老太监满脸怒容地开口道:“打吧!皇上!这熊孩子不打是不行了!老奴都快忍不住想动手了!”

朱雄英:“???”

你娘咧!

老子这些都是利国利民之言啊!

自古阉人都不是啥好鸟!

不对!

他们根本就没有鸟!

岂料太祖爷却是呆立当场,对杜安道的话置若罔闻!

设立都察院?

与刑部、大理寺构成三法司?

宛如一点星火,在他脑海之中陡然产生了燎原之势!

朱雄英见太祖爷脑门上的好感值陡然升了回来,当即明了他理会到了自己的意思,于是趁热打铁道:“刑部受天下刑名,都察院纠察,大理寺驳正,由大理寺、刑部、都察院三机关组成三法司,会审重大案件;遇有特大案件,则由三法司会同各部尚书、通政使进行“三法司会审”;皇爷爷亲自交办的案件,由三法司会同锦衣卫审理。”

“还可增设热审、秋审、朝审等依按时节组织三法司复合审查重大案件制度,定为惯例!”

“中央既定,四方则安!将天下划分为十三道,又依十三道,分设监察御史,巡按州县,专事官吏的考察、举劾,”

“除此之外,还可另设给事中,不再隶属于任何部门,分掌监察六部百司,主掌侍从、规谏、补阙、拾遗、稽察六部百司之事,行‘大事奏裁、小事立断’之权!”

“总而言之,将御史台改造为都察院,掌肃整纲纪、纠核百官、辨明冤枉、提督各道、考察百官等重大职责,都察院及给事中一出,我大明中央监察体系彻底构建完成!”

“如此一来,我大明再无可能产生冤假错案,各地官员也不敢尸位素餐,划水度日,甚至巧立名目,中饱私囊,贪赃枉法!”

话毕,朱雄英满脸坚决地看向太祖爷,装出一副“慷慨赴死”的豪迈模样。

但太祖爷下一句话却令铁骨铮铮朱雄英一秒破功,瞬间欢呼了起来。

“安道,给钱,一万两!”

待杜安道茫然地带着朱雄英走后,太祖爷一屁股坐在了龙椅之上,片刻之后,竟是陡然大笑了起来。


处理完政务,确定老伴还未睡去,太祖爷又化身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乡野老人,赶到仁寿宫探望卧床不起的老伴。

“妹子!咱今天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!”

其人未到,其声先至。

老人满脸的笑容令老伴不由有些诧异,毕竟自己重病卧床之后,她再也没有见过重八笑得如此开心畅快了。

这个家,这个国,有太多事情需要重八操心了,尤其是这个还处于孱弱幼苗阶段的大明。

“发生了什么大喜事啊?难道是谁又诞下龙子龙孙了?”

重八的笑容畅快而又肆意,令老伴苍白如纸的脸上亦是浮现出了笑容。

老人笑呵呵地答道:“妹子,这次你可没猜对!”

“是雄英这孩子啊!这孩子竟然硬生生地撑了过来,真不愧是我朱元璋的种!”

“真的吗?那可真是大喜事啊!”

老伴闻言欣喜不已,挣扎着起身想要去看一看这个孩子,却被重八无情阻止了。

“妹子啊你现在需要静养,明日我就让标儿带着雄英来给你请安,你看如何?”

老伴只能点了点头,重新躺了回去。

她的身子骨她清楚,重八也清楚,所以并没有说什么“等好起来之后”这般的空话。

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心聊了片刻,老伴突然一脸凝重地出言道:“重八,雄英已经八岁了!”

“他是一个可怜的孩子,母妃走得早,标儿又忙于政务,你看是不是……”

二人风雨相伴了一生,重八哪里不懂她的意思。

雄英身为大明嫡长孙,也是时候到了接受启蒙教育的时候了。

太子乃是国之大本,继圣体而承天位!

雄英身为标儿嫡长子,自然就是未来的太子,他的启蒙教育也不可忽视。

这孩子的确不容易啊!

太子妃常氏走得早,还未来得及对他启蒙,标儿又忙于学习如何处理政务,为将来登上帝位做准备,自然无暇顾及一个孩子。

虽然新任太子妃吕氏品行尚佳,贤良淑德,但毕竟不是自己的亲生骨肉,亲疏有别,重视疼爱自己的儿子也是人之常情!

这孩子一个人就这样宛如野草般,坎坎坷坷地疯长到了八岁,非但没有养成怯弱阴柔的性子,反而活泼好动,实在是不容易啊!

如今经此大难,想必性子也会稍微沉稳一些了!

继续让他一个人疯玩下去,只怕日后标儿还会怨自己这个父皇。

何况,近些日子,有些人可是不太安分啊!

倒是可以借此机会敲打一下这些混账东西!

“妹子你放心,你的意思咱明白,稍后咱就下一道圣旨,让雄英入文渊阁接受启蒙教育,开始读书习字!”

“这以前啊咱家里穷,穷的简直没眼看,想习字那是没有机会啊……”

或许是为了多陪陪老伴,亦或许是回想起了幼时的艰苦岁月,老人开始噼里啪啦地讲了一大堆回忆时光,直到床上的老伴面露疲惫之色,他才悻悻地止住了嘴。

离开仁寿宫后,太祖爷当即下发了一道圣旨,令一众朝臣侧目不已。

圣旨内容极其简单,不过寥寥一句,却引得朝臣议论纷纷。

皇长孙雄英日表英奇,天资粹美,自明日起入文渊阁进德修业!

宛如一道惊雷炸响,这道圣旨立刻在京师内掀起了轩然大波!

皇上这么早就开始着手对皇长孙进行培养了?

还是说,这是皇上对其余诸子的……震慑之举?

亦或者说,皇上对太子已经彻底失去了希望,选择早早地培养皇长孙?

文渊阁是什么地方?

那是一众年幼皇子进学启蒙的地方!

皇上突然毫无征兆地命皇长孙入文渊阁,这越看越像他对某些皇子的震慑啊!

毕竟短短几日时间里,袁凯之事可是闹得沸沸扬扬!

以致于流传出了一些“大逆不道”的流言蜚语,比如:皇上对太子不满,欲择立新储!

不知此则流言何人传出,反正注定他要被毛人屠揪出来,而后折磨至死!

不过有一说一,太子的确太仁厚了啊!

仁厚到……有些不像话了!

与心狠手辣、刻薄寡恩的皇上相比,简直就是两个极端!

皇上乃是提三尺青锋,南征北战,一路厮杀,从马背上夺取天下的开国大帝,杀伐决断全在一念之间!

但偏偏当朝太子朱标仁厚软弱,一副老好人的模样,二者的性格可谓是截然相反。

先秦君子的确受人敬仰钦佩,却不代表着他是一个合适的帝王人选!

要知道“太子不类己”,这对于太子而言已经便是一条极大的罪名!

纵观整个中原王朝,那些数得上名号的大帝都曾有一句慨叹:“不类己!”

秦始皇嬴政之太子扶苏,不类己!

汉高祖刘邦之太子刘盈,不类己!

汉太宗刘恒之太子刘启,不类己!

汉武帝刘彻之太子刘据,不类己!

隋文帝杨坚之太子杨勇……

唐太宗李世民之太子李承乾……

满清康熙大帝之太子胤礽……

不类己,对于太子而言就是一个可怕的魔咒,一个恐怖的大罪,大到很有可能足以将他们拉下太子之位来!

而一旦跌落太子之位,轻则被废为庶人,待新帝登基赐鸩酒一杯,重则当场被废,赐鸩酒一杯。

其中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汉武大帝刘彻与他的太子刘据,父子离心矛盾重重,最终酿成了“巫蛊之祸”的惨剧!

很难想象,倘若皇上真对太子爷产生了极大的不满,这个百废待兴的大明帝国会迎来何等惨烈的动乱!

而除仁厚无双的太子爷外,二皇子秦王朱樉严毅英武,就藩陕西西安,亦是六朝古都之地,下辖数万兵马,被誉为“天下第一藩封”,势力在诸王之中最为强劲!

三皇子晋王朱棡修目美髯,顾盻有威,就藩山西太原,此地自古便是膏腴之地,更是李唐的龙兴之地,倘若当真心怀异心,其实力同样不容小觑!

四皇子燕王朱棣顾盼威严,器宇轩昂,更是就藩北平府,当年的元大都,其人不可说,不可提!

此三子皆膂力过人,且自幼从军,以悍勇著称,极类杀伐果断的皇上,且各自背后都有着盘根错节的姻亲关系,与多位当朝大将亲近交好。

而今因袁凯之事,皇上与太子不和的消息传出,只怕这三位皇子顷刻之间便会蠢蠢欲动了,生出那不该有的野心与念头!

愚蠢的人以为这是皇上释放对太子不满的信号,但聪明清醒者大有人在!

一些老狐狸躲藏在自家府邸之中,慢慢地琢磨出了些许味道来。

李府之内,一满头银发的青衫老者正在凉亭之内独自品味香茗,听罢管家所言,老者将茶杯重重地放在桌上,讥诮地笑道:“这是震慑!这是警告!”

管家不解,老者本不想多言,起身来到了假山湖边,见鱼儿竞相浮出水面争欢,忽然又来了兴致,命管家将茶杯抛入了湖中,鱼儿顿时受惊逃窜,再不见踪影。

老者以手指鱼大笑道:“现在,你可明白了?”

管家乃是执掌相府内务的总管,心智本就不俗,心中隐约有了答案。

难怪近些日子帝都之内逐渐鱼龙混杂了起来,遍布各方势力的眼线“!

其背后之人,无非就是就藩的那几位皇子罢了。

“袁凯的那句‘陛下法之正,东宫心之慈’看似十分得体,却犯了为臣者之大忌:首鼠两端!”

“尤其是在咱们那位皇上疑心病日益严重的情况下,鼠目寸光的袁凯面临两难抉择时选择两不得罪,他此举看似精明,却无异于一脚踏进了坟墓之中!”

“聪明反被聪明误!可笑!可叹!可悲!”

老者话毕,不再多言,转身离去,留下陷入沉思的管家。

诚如老爷所说,袁凯的确是自寻死路,但他却一句话搅动了天下风云!

而今日皇上突兀地命皇长孙入文渊阁,同一众年幼皇子进德修业,这的确是在暗示诸王,切莫生出不该有的野心。

只是可惜,能够如同自家老爷这般洞察圣意之人,不多啊!

唉!

现在满朝文武人人自危,皇上的每一个决定都会让他们绞尽脑汁地去思索其深意。

他们这官,做得未免也太难受了啊!

但不做又不行!

人世艰险啊!

幸好自己棋高一筹,入相府任职,远离了这些勾心斗角、恩怨是非!

管家看着又浮在湖面撒欢的鱼儿,嘴角不由露出了笑意,端起一旁的鱼粮撒了下去,鱼儿们争得更加凶猛了。

江海大鱼薄集龙门之下,数千,不得上。

上则为龙,不上者鱼!

不知这满湖锦鲤,哪一只才能鱼跃龙门,成为那至高无上的唯一真龙?

与此同时,太子东宫。

与欣喜若狂的太子爷朱标不同,朱雄英几乎是咬牙切齿地看着前来传旨的宦官,甚至冲上去踹了他一脚!

“混蛋玩意儿!滚出东宫!”

“别再让我见到你,否则见你一次打你一次!”

自古宦官乱政之事屡见不鲜,所以太祖爷对这些残缺之人可谓是极尽打压,他们现在就是一些无权无势的下人罢了!

传旨宦官在这东宫之地哪里敢放肆,被暴怒的朱雄英象征性踢了几脚之后,依旧笑嘻嘻地弯腰躬身,将圣旨交到了太子爷手中,而后便逃也似的离开了东宫。

那个皇长孙,着实凶猛!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