镇国公夫人却目光熠熠,胸有成竹,“我自有办法。”
次日,天空阴沉,淅淅沥沥下着雨,京城上空仿佛蒙着一层轻纱,屋顶瓦片都泛着水亮亮的白。
一辆马车穿过雨幕,车轮碾过,溅起水花,最终停在了摄政王府门外。
一名丫鬟先行下车,撑起雨伞,而后身着金丝锦绣罗裳的妇人由老婆子搀扶着,踏着马凳也下了马车。
面前的摄政王府大门敞开,两排守卫精神抖擞,整齐划一的站立。
崔氏正要上前,却被守卫举着佩刀拦住去路,“未有王爷请柬,任何人不得擅入。”
崔氏不急不躁,端着身姿往那一站,“还望通禀摄政王一声,今日我儿下葬,我亲自来接我儿媳回府前去为我儿送葬,此乃天理人伦,还望摄政王体谅。若再这么不清不楚的扣着我儿媳不放,污了我儿媳的名声,我镇国公府不会善罢甘休。”
守卫面面相觑,只好派人前去通传。
不知多久。
慕笙笙正在屋里挑针刺绣,忽而璇玑匆匆忙进来禀报,“殿下传姑娘去书房。”
璇玑一向镇定,今日却略显慌张,慕笙笙放下针线,起身询问,“可是有何要事?”
一边朝文渊阁走着,璇玑一边解释,“是镇国公夫人亲自上门,说要接姑娘你去国公府,看她那架势,似乎有备而来。”
璇玑领着慕笙笙迈入书房之时,就见蔺洵正立在桌前写字。
他今日休沐,穿着打扮也是难得如此随意,身上是月白竹纹的宽袖大袍,头发仅用一根玉簪随意挽起,还散着一大半披在身后,配上那张俊脸,俨然一个风度翩翩的美男子。
他瞧见慕笙笙过来,放下笔,负手背后,走到她面前,先是问她,“身子如何?”
慕笙笙点头,“好多了。”
蔺洵轻叹一声,如实说道:“你应该知晓了,镇国公夫人崔氏要接你走,本王不答应,她便在王府门口撒泼……”
那崔氏好歹是高门贵女出身,又是尊贵无比的公爵夫人,却是赖在王府门口不走了,说是蔺洵不把人交出来,她便要闹得全京城的人都知道,他摄政王强抢民女,抢了他们镇国公府的儿媳,还喊了好些人来看热闹,事情越闹越大,就是要逼他交人。
蔺洵只好唤来慕笙笙,交代说道:“她说要亲口问过你的意思才肯罢休,你去打发她走,可还行?”
“笙笙这就去。”慕笙笙自知,这本来就是她自己的事,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,总不能一直让蔺洵替她掩护。
蔺洵怕她不是崔氏的对手,特意交代,“你若不想走,他们奈何不得你,只需想说什么说什么,一切由本王担着。”
有他这句话,那慕笙笙就也没什么顾虑了。
慕笙笙点点头,“笙笙知道了。”
随后慕笙笙出门,坐上早就备好的轿椅,璇玑替她打着伞,朝着王府大门而去。
虽说早就谈了婚事,可先前顶多看过画像,这还是崔氏头一回见慕笙笙本人。
见她那一瞬间,崔氏一眼便知道了什么叫做惊为天人,也恍然大悟,为何摄政王那种绝不会多管闲事的人,竟然会对一个萍水相逢的女子伸出援手。
虽然隔着一层薄纱,容貌若隐若现,可也能看出,她定是个绝顶的美人儿,冒着小雨,坐着轿椅,撑着纸伞,戴着幕篱,穿着一身胭脂色的衣裙出现在视野之时,仿佛一幅绝美的画卷,世间一切都黯然失色,因为戴着幕篱看不清楚容貌,更是让人浮想联翩,不知那神秘的幕篱底下会美成什么模样。
原本这门婚事,镇国公和宣武侯是订给慕笙笙和傅三那个庶子的,崔氏一直还想着,若是自己儿子还在世,也轮不到慕笙笙这个病秧子。
现在看来,儿子如此好美色,若是这等美人给他配冥婚,儿子泉下有知,也会心满意足的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