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梦想文学网 > 其他类型 > 财富与人性的博弈张嫂刘翠芬结局+番外

财富与人性的博弈张嫂刘翠芬结局+番外

祝红亮 著

其他类型连载

002年脑炎后,只有你能给他喂药、洗澡,连保姆都不让插手。”他的笔尖停在“2006年遗嘱”那页,“因为你知道,只有掌握他的日常,才能让死亡看起来像场意外。”主卧的衣柜里,陈立峰的手电筒光束扫过暗格缝隙,金属拉手发出轻微的“咔嗒”声。暗格里整齐码着账本、保险单,还有个绒布盒,里面装着七枚流产证明的复印件,每枚证明的角落都画着小玫瑰——与刘翠芬的纹身一模一样。“队长,这里有个U盘。”小警员举着银色设备,接口处缠着玫瑰花纹的胶布。电脑屏幕亮起时,跳出段监控录像:2004年冬,王东生在书房与情人缠绵,刘翠芬站在门外,指甲深深掐进掌心,翡翠镯子撞在门框上,发出细碎的响。录像里的她突然转身,对着走廊尽头的摄像头露出笑容,那笑容比哭还难看。陈立峰...

主角:张嫂刘翠芬   更新:2025-04-11 19:13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张嫂刘翠芬的其他类型小说《财富与人性的博弈张嫂刘翠芬结局+番外》,由网络作家“祝红亮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002年脑炎后,只有你能给他喂药、洗澡,连保姆都不让插手。”他的笔尖停在“2006年遗嘱”那页,“因为你知道,只有掌握他的日常,才能让死亡看起来像场意外。”主卧的衣柜里,陈立峰的手电筒光束扫过暗格缝隙,金属拉手发出轻微的“咔嗒”声。暗格里整齐码着账本、保险单,还有个绒布盒,里面装着七枚流产证明的复印件,每枚证明的角落都画着小玫瑰——与刘翠芬的纹身一模一样。“队长,这里有个U盘。”小警员举着银色设备,接口处缠着玫瑰花纹的胶布。电脑屏幕亮起时,跳出段监控录像:2004年冬,王东生在书房与情人缠绵,刘翠芬站在门外,指甲深深掐进掌心,翡翠镯子撞在门框上,发出细碎的响。录像里的她突然转身,对着走廊尽头的摄像头露出笑容,那笑容比哭还难看。陈立峰...

《财富与人性的博弈张嫂刘翠芬结局+番外》精彩片段

002年脑炎后,只有你能给他喂药、洗澡,连保姆都不让插手。”

他的笔尖停在“2006年遗嘱”那页,“因为你知道,只有掌握他的日常,才能让死亡看起来像场意外。”

主卧的衣柜里,陈立峰的手电筒光束扫过暗格缝隙,金属拉手发出轻微的“咔嗒”声。

暗格里整齐码着账本、保险单,还有个绒布盒,里面装着七枚流产证明的复印件,每枚证明的角落都画着小玫瑰——与刘翠芬的纹身一模一样。

“队长,这里有个 U盘。”

小警员举着银色设备,接口处缠着玫瑰花纹的胶布。

电脑屏幕亮起时,跳出段监控录像:2004年冬,王东生在书房与情人缠绵,刘翠芬站在门外,指甲深深掐进掌心,翡翠镯子撞在门框上,发出细碎的响。

录像里的她突然转身,对着走廊尽头的摄像头露出笑容,那笑容比哭还难看。

陈立峰想起包静说的“老板娘带野男人回家”,原来她的报复,是用摄像头记录下丈夫的背叛,再用流产证明刺痛自己。

暗格最深处,躺着本皮质日记,王东生的字迹歪斜如爬虫:“2007.3.10翠芬又提离婚,要 3000万。

她说‘你不死,我和女儿永远抬不起头’,眼里有杀气。”

最后一行字被划得很深,纸页背面凸起:“我买了保险,受益人是小雨,翠芬只能拿 100万,希望她能放过孩子。”

南滨路的雾比昨天更浓,陈立峰蹲在刘翠芬丢睡衣的边坡上,鞋底的泥渍与监控里她的鞋印完全吻合。

坡下的江水泛着浑浊的光,漂浮着片褪色的红布,像朵溺亡的玫瑰。

“陈队长!”

小警员举着塑料袋跑来,“在排水沟找到这个。”

袋子里装着半瓶扎来普隆,标签被撕得残缺,瓶盖上的指纹与刘翠芬的完全吻合。

更关键的是,瓶身内侧贴着张小纸条,用口红写着:“3.20 2粒不够,再加 2粒,老东就不会喊疼了。”

陈立峰望着江面,想起 1991年的王东生:他蹲在擦鞋摊前,给刘翠芬试穿新布鞋,阳光穿过解放碑的钟声,在她脚踝处投下温柔的影。

而现在的她,却在三十年婚姻里,把“平平安安”的誓言,熬成了致命的安眠药。

手机震动,是法医老周的消
的舞。

“还有这个。”

技术员递过段行车记录仪视频,3月 21日 7:20,刘翠芬在高速路边停车,蹲在边坡上撕扯睡衣,指甲断裂的瞬间,她对着镜头露出微笑,那笑容里没有恐惧,只有解脱。

陈立峰合上视频,想起刘翠芬在审讯室说的“老东就不会喊疼了”,突然意识到,这场谋杀不是突发的愤怒,而是三十年爱恨的缓慢发酵。

她用定制布鞋开始爱情,用翡翠项链结束婚姻,中间隔着的,是七次流产、无数次背叛,还有女儿畸形的脚踝。

锦绣山庄的草坪上,陈立峰看着刘翠芬被押上警车。

她穿着被捕时的旗袍,领口处还沾着撕碎遗像的玻璃渣,像撒了把星星。

路过儿童房时,小雨趴在窗边,轮椅扶手的雕花映在玻璃上,像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。

“妈妈!”

小雨突然尖叫,轮椅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响。

刘翠芬的脚步顿了顿,却没有回头,只是把脸埋进香奈儿外套,仿佛在躲避女儿的目光。

陈立峰看见她的肩膀在颤抖,却分不清是哭还是笑。

警车驶离时,雾开始消散,露出别墅二楼的窗口。

王东生的遗像还挂在墙上,脚边摆着那双定情布鞋,鞋跟的“平”字在夕阳下泛着金光。

陈立峰摸了摸笔记本,上面的“证据链”三个字被红笔圈住,旁边写着:“爱与恨,都始于那双不合脚的鞋。”

当暮色笼罩山城,陈立峰站在南滨路,望着江面上的渡轮。

远处的解放碑亮起灯光,奢侈品店的橱窗里,香奈儿包折射出冷光,与 1984年的白糕摊、1991年的布鞋摊,共同构成时代的倒影。

而刘翠芬的故事,终将随着江水东流,只留下岸边的鞋印,见证这场从布鞋到翡翠的荒诞谋杀。

第六章:庭前风暴冬日的阳光斜切过法院的铜门,在刘翠芬的素色旗袍上投下斑驳的影。

她的头发被梳成低髻,露出锁骨处的玫瑰纹身,因长期佩戴翡翠项链而留下的淡红勒痕格外显眼——那枚价值百万的项链,此刻正躺在物证室的玻璃罐里,与她的香奈儿手袋、扎来普隆药瓶并列。

“全体起立!”

法槌落下的声响像块冰,砸在旁听席的寂静里。

刘翠芬抬头,看见陈立峰坐在证人席,警服第二颗纽扣微微松开
老周冲上楼时,正看见她瘫坐在地毯上,发丝粘在额角,却仍用手护着胸前的翡翠项链——那是王东生送她的四十岁生日礼物,此刻正随着她的喘息来回晃动。

渝北分局刑警队的警车碾过铺满鹅卵石的车道,陈立峰队长的旧皮鞋踩在大理石地面上,鞋底的泥点弄脏了光滑的地面。

客厅里挤满了哭哭啼啼的亲属,王东生的姐姐正拽着法医的袖子:“他昨晚还好好的,怎么说走就走了?”

“让让,让让。”

陈立峰拨开人群,看见王东生的遗体被移到一楼的胡桃木茶几上,身上裹着蓝白条纹床单,脚裸处的抓痕像几条蚯蚓,在苍白的皮肤上格外刺眼。

刘翠芬躲在落地窗旁,黑色连衣裙领口微敞,露出锁骨处的玫瑰纹身——那是去年她生日时纹的,王东生当时笑着说:“翠芬这辈子最辛苦。”

“家属请节哀。”

陈立峰递过纸巾,刘翠芬却没接,只是盯着茶几上的遗体:“他有癫痫,昨晚肯定发病了……”她的声音突然哽咽,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连衣裙的车线,“能不能不尸检?

他最怕疼……”法医老周蹲在茶几旁,手电筒的光扫过遗体的口唇部:“左上唇有表皮剥脱,像是被人打过。”

他抬头看向陈立峰,目光落在刘翠芬身上,“死亡时间超过六小时,现在需要确定死因。”

保姆张嫂在储物间里发抖,围裙角被她揉成了团。

陈立峰递过一杯热水,塑料杯壁上的水珠滴在她满是老茧的手上。

“慢慢说,昨晚的宵夜是谁送的?”

“是我。”

张嫂舔了舔干裂的嘴唇,“昨晚十一点半,老板在娱乐室打牌,我端了营养粥进去,老板说等会儿送卧室。

十一点五十,我把粥端上楼,碰到太太刚好上楼,她问我宵夜是什么,我说营养粥,她就没说话了。”

她突然压低声音,“今早是太太亲自拿的碗,平时都是我收拾的,她还特意说‘赶紧洗了’……”问询室里,刘翠芬的香奈儿外套搭在椅背上,露出里面的黑色吊带。

她盯着桌上的监控录像截图——昨晚十一点五十,她确实出现在楼梯口,手里拿着个白色瓷碗。

“我当时是问宵夜,可没接碗。”

她突然提高嗓门,指甲敲着桌面,“张嫂年纪大了,记错了很正常
到菜市场卖鞋的日子,爸爸怕回到擦鞋摊的夜晚。”

派出所的储物间里,陈立峰正在整理旧物,1984年的擦鞋箱复制品摆在最显眼的位置,旁边是小雨寄来的布鞋,鞋跟的“平”字闪着金粉。

他摸着笔记本里的庭审记录,刘翠芬的最后陈述还清晰如昨:“唯一后悔的,是没在送他布鞋那年,就看清他的野心。”

“陈队,有人找您。”

年轻警员递过个信封,邮戳来自江北嘴。

信纸上是小雨的字迹,附带张基金会的宣传照:刘翠芬穿着志愿者马甲,正在教残障儿童绣布鞋,她的锁骨处贴着玫瑰贴纸,与孩子们的笑脸相映成趣。

“陈叔叔,妈妈减刑了,下个月出狱。”

信末画着双相向的布鞋,鞋尖处写着“平平安安”。

陈立峰望向窗外,当年的锦绣山庄旧址已崛起座座高楼,玻璃幕墙映着晚霞,像极了刘翠芬的翡翠项链。

他突然想起在物证室看见的翡翠吊坠,内部刻着“翠芬专属”,原来有些爱,早已刻进骨髓,却被财富的光芒遮住了本来的颜色。

暮色中的南滨路,小雨的轮椅停在当年刘翠芬丢睡衣的边坡上。

她捧着个木盒,里面装着王东生的布鞋、刘翠芬的香奈儿口红,还有半瓶未开封的扎来普隆——这些物证即将随江水东流,像极了那场豪门血案的真相,终将被时间冲淡。

“爸爸,妈妈明天出狱了。”

小雨对着江面说话,木盒在掌心发烫,“基金会已经帮助了 100个残障孩子,他们都有了合脚的鞋。”

她摸着矫正器的雕花,“我不怪你们了,真的。”

江水拍打着岸堤,陈立峰站在远处,看着小雨将木盒放入江水中。

木盒随波起伏,鞋跟的“平”字时隐时现,像枚漂在时间长河里的邮戳。

他想起结案报告里的话:“爱与恨,都始于那双不合脚的鞋。”

此刻却觉得,合不合脚不重要,重要的是,有人愿意蹲下来,为你捡起散落的白糕。

“陈叔叔,要一起去接妈妈吗?”

小雨的声音传来,轮椅辙在沙滩上留下两道浅痕。

陈立峰点头,望着天边的晚霞,突然发现,有些故事永远不会结束,就像长江水,带走的是恩怨,留下的是关于爱与宽恕的密码。

刘翠芬的玫瑰纹身、王东生的布鞋、小
”静静躺着,瓶盖上的指纹被她用卸甲水擦得干干净净,却在标签边缘留下道淡淡的红痕——那是她今早撕标签时,指甲划破的血痕。

窗外的细雨打在玻璃上,像极了 1984年的那个雨夜,王东生挑着白糕担子摔在泥地里,她蹲在旁边帮他捡散落的白糕,那时的他说:“翠芬,等我有钱了,一定让你过上好日子。”

此刻,好日子来了,却像个华丽的牢笼,困住了他们所有人。

陈立峰的笔记本上,今天的记录停在“药瓶、睡衣、遗嘱”三个词上,每个词后面都画着问号,而远处的嘉陵江,正带着晨雾与秘密,流向不可知的未来。

第三章:枕边人的秘密消毒水的气味像根细针扎进陈立峰的鼻腔,他盯着 CT室屏幕上的黑白影像,王东生左侧颞叶的软化灶像块融化的蜡,模糊了大脑沟回。

主治医生李主任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,白大褂口袋里的钢笔漏出墨迹,在胸前染出小片蓝渍。

“病毒性脑炎后遗症,2002年发病后就靠药物控制。”

李主任的手指划过屏幕,“但最近半年,他妻子频繁来问有没有副作用更小的药,3月 12日还坚持换了‘扎来普隆’——”他突然停顿,目光落在陈立峰笔记本上,“这种药说明书上写着‘呼吸抑制风险’,我特意叮嘱过不能过量。”

陈立峰的笔尖在“刘翠芬 3.12扎来普隆”上画了圈,想起昨夜在车库发现的药粉。

CT室的灯突然暗了两秒,应急灯亮起时,李主任的影子在墙上晃成扭曲的问号。

“王东生知道换了药吗?”

陈立峰合上笔记本,封皮上的折痕恰好卡在“遗嘱”那页。

李主任摇头:“他来复查时总说‘听翠芬的’,上个月还说‘翠芬说我脑子不好,要吃新药’。”

他摘下眼镜,用白大褂擦拭镜片,“其实旧药控制得很好,新药反而可能引发耐药性——”话未说完,办公室的电话突然响起,听筒里传来护士的催促:“李主任,302病房家属又在闹了。”

江北嘴的写字楼里,同晖城建的 logo在落地玻璃上投下冷光,陈立峰的皮鞋陷进羊毛地毯,烟灰缸里的雪茄烟蒂还在冒火星,烟雾缭绕中,副总包静的脸像浸在浓茶里的陈皮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