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梦想文学网 > 现代都市 > 被赶出国公府,假千金富可敌国

被赶出国公府,假千金富可敌国

染仙衣 著

现代都市连载

古代言情《被赶出国公府,假千金富可敌国》,讲述主角季春华俞菀然的爱恨纠葛,作者“染仙衣”倾心编著中,本站阅读体验极佳,剧情简介:(假千金x重生x家长里短x跑商致富)死在海盗手中的俞菀然,一睁眼回到十六岁。这一年,乡下国公之女来认亲,她被当成假国公之女,赶出国公府大门。腿被打断,亲娘丢了命。曾经的天之骄女,哪里能接受一夜间从云端堕入深渊?她自暴自弃,无比颓废,觉得所有人都欠她。搅得俞家家破人亡,亲人最终对她寒了心。即便二十年后富甲天下又如何?她身边,早没了共欢笑同悲戚的亲人!只身一人,踟蹰在繁华却清冷的世间,孤独前行。老天爷怜她,给她一次重来的机会。这一世,她定要好好努力补过,扳正她和身边亲人的人生!...

主角:季春华俞菀然   更新:2025-02-28 21:11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季春华俞菀然的现代都市小说《被赶出国公府,假千金富可敌国》,由网络作家“染仙衣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古代言情《被赶出国公府,假千金富可敌国》,讲述主角季春华俞菀然的爱恨纠葛,作者“染仙衣”倾心编著中,本站阅读体验极佳,剧情简介:(假千金x重生x家长里短x跑商致富)死在海盗手中的俞菀然,一睁眼回到十六岁。这一年,乡下国公之女来认亲,她被当成假国公之女,赶出国公府大门。腿被打断,亲娘丢了命。曾经的天之骄女,哪里能接受一夜间从云端堕入深渊?她自暴自弃,无比颓废,觉得所有人都欠她。搅得俞家家破人亡,亲人最终对她寒了心。即便二十年后富甲天下又如何?她身边,早没了共欢笑同悲戚的亲人!只身一人,踟蹰在繁华却清冷的世间,孤独前行。老天爷怜她,给她一次重来的机会。这一世,她定要好好努力补过,扳正她和身边亲人的人生!...

《被赶出国公府,假千金富可敌国》精彩片段

俞满带的东西不多。五六斤野山菌,一个时辰就卖掉了。
这种东西在集市很多,不值钱,十文一斤卖了近六十文。如果拿到城里去,售价可能高点,但加上车费市集管理费之类也差不多了。
所以村民们一般选择在集市卖掉,多少能换点钱不是。
俞满卖了存货心情轻松,爬起来收东西:“然然,走,爹带你去扯布做新衣裳。”
检查自己和闺女头上戴的草帽没有歪,又往下压压,才领着人慢悠悠逛集市。
石西村最接近潼城,白亮亮的官路一直通到村中心。一早就有人在官道两边开野鸡小客栈,设茶水铺。久而久之,这里形成了集市一条街。
每逢赶集日,周围几个村的村民,都会挑担前来。卖新鲜果蔬,自己制作的手工物件、采集的野山菌。顺便回购自己想要的东西。
以钱易物,以物易物都行。顺便还能在热闹集市中,听闻四方逸事,感受下平凡日子里的鲜活气息。
当然,最近大家津津乐道的是,国公府真假千金调包传说。
父女俩心情一阵晦暗。
他们遭逢的不幸,在别人眼里只是茶余饭后的笑资。
好在没碰到熟人。俞满带着闺女,连续看了几个小摊上摆的布料。
都是不知道压箱底多少年的存货,大多是麻布,少量是粗棉布。完全褪色了,手一抻感觉能把它轻轻捅穿。关键它卖得还不便宜!
俞满直摇头。
同样的价钱,与其买二手货,不如进店直接买新货了。来回转一圈,最后心一横,领着俞菀然进了集市唯一一家布铺。
这里不仅卖布,还有成衣销售。甚至城里贵人丢掉不要的衣裳,他们也会拿回来整理清洗,充当好货卖。
村民们不计较这是几手货,他们反而认为贵人用过穿过的东西,买回去能沾些福气。
俞满没看成衣,家中有人会做,那自然能省则省。问店家价钱,没有染色的本色麻布一百五十文一匹,染色的根据色泽不同,二、三百文不等。
想着闺女一无所有的回家,俞满咬咬牙,准备买两匹颜色鲜亮的麻布。
俞菀然扯扯他袖子。
“爹,穿外面的衣裳,没必要买那么好,一百五十文的就行了。剩的钱,贴身穿的布料买柔软点划算。”
旁边店家咧嘴笑。
“老丈,你家这闺女是个会过日子的!”
俞满才四十二,但天天下地风吹日晒,皮肤黝黑粗糙,生生老得像五旬之人。听了店家称呼,不以为意,反而因闺女被夸高兴。
要不是临出发季春华再三叮嘱,他两爷子要低调,高低得把自己文武双全的新闺女扯出来,应和两句。
于是,最后在布店里,俞满买了两匹麻布三百文,半匹棉布二百五十文,店家搭了些针头线脑,喜滋滋包好装进箩筐。
随后,还买了套日常洗簌用品,两双草鞋,一根桃木簪两条发带几块包头巾。林林总总,花不到一两银子。
想着是不是太亏待闺女了?俞满一咬牙,又花三文钱,买了个带肉馅的大包子,热乎乎地塞到俞菀然手中,让她快吃!
俞菀然没吃,而是问卖包子的小贩,要了两片干净树叶,将手中包子仔细包起来,放在随身带的小挎包里。
“爹,娘受伤流了许多血;小香六岁了,长那么瘦小像三岁孩子,这包子拿回去,正给好她们一人一半补补。”
俞满动容。
国公府养育出的孩子,教养真没得说!他不再抠搜兜里钱,直接掏出十八文,再买了六个大包子。
“都吃,都吃!今天当过年,每人给他们带回去个大包子!”
钱这东西,用完了能想办法挣,一家人开心最重要!
父女俩又买了好些粗盐,刚好花完一两银子,满载而归。
回去路上,俞菀然脚力就没那么好了。毕竟她这身体这一世尚未经坎坷,刚被国公府赶出家门,没得到磨练。
一路走走停停,花了比去时多两倍的时间,天黑才拢屋。
家里几个人,除了季春华无法下床,都伸长脖颈在院子焦急张望。看见父女俩远远从田坎路过来,欢呼一声,争先恐后跑出去迎接。
俞家兄弟帮忙拿东西,俞小香紧紧抓住俞菀然的手。便是一句话没说,红扑扑的小脸蛋和眼睛里的热忱,也能看出她多么欢喜三姑姑的归来。
俞菀然可没有力气抱她了。牵住她的手,一步一挪,勉强维持轻松的表情踏入家门。
祝小珍忙着摆桌子碗筷。
为了等晚归的父女俩,除了季春华按时吃过饭,其他人都饿着肚子在等。
俞满先拿出包好的布料递给祝小珍:“老大媳妇,以后这两日要辛苦你了,抽空给你三姑子做两身衣裳出来。”
祝小珍手艺很一般。但农家人没那么多讲究,做出来能穿就行,好歹是新衣呢!
“爹,您放心,我会尽快给三妹做好的。”
祝小珍点点头,把两匹半布料收进自己屋。
俞满又把买的其他东西拿出来分。木簪子和一套洗簌用品是俞菀然的,俞小香得了两根布头绳,其他人是一块包头巾。
毕竟要干活,包着头发省得弄脏。洗澡洗头麻烦,还浪费柴火。一家人其实隐约在细节照顾俞菀然,怕她不习惯。
等几个白白胖胖的大包子最后展露出来,俞文荣忍不住发出欢呼!
“爹,不年不节的,您今天竟然这么舍得呀?”
俞满瞪他一眼:“谢谢你三姐吧,是她提议的,不然......”
俞文荣两眼亮晶晶地看向俞菀然。俞菀然给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:“爹娘出钱,我就出一张嘴......快吃吧,趁新鲜,一人一个。”
先拿起一个,给屋里的季春华送去。
看见包子,季春华肉疼得伤口都不疼了。
“你爹真是......”
面对闺女,下半截话,无论如何吐不出来。
俞菀然笑着扶她起来,掏帕子擦擦她的手,将包子递给她。
“娘,吃吧。我保证,以后一定能挣很多的钱,带你们过上好日子。”
在家人欢呼着迎出门,接过她手里东西,前呼后拥,她就体会到一种从没有过的满足感。
即便家产万贯如何,回到家冷冷清清。没人说一句体己话,没人点燃一盏灯,守候她长途跋涉、夤夜归来。
那种满足感,可能名为幸福?

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62787


再过几天,地里萝卜可以收获了,紧接着是大白菜、红薯。
一家老小齐上阵,紧张地投入到采摘加工环节。储藏得好不好,直接关系他们一家冬天的生存。
因为是公田产出,三十分之一,要上缴官府。这个自然有里正带着衙门的人来验收。俞家总收获一千斤萝卜,两千斤白菜,一千八百斤红薯。
虽然有地窖储存法,延长保鲜期,但蔬菜总体容易腐坏。所以,官府不可能直接收蔬菜抵税的。
这些萝卜、白菜、红薯,要按三十税一的比例,给钱!
蔬菜价格是一到五文,取中间价三文,四千八百斤需交税一百六十斤。也就是说这一批菜,俞家要给税吏四百八十文。
觉得不多是吧?
年尾了,各种大税来了。
人头税,十五到五十六为成年,每人一百二十文;此外,献费,献给皇帝表忠心,一人六十三文;户税,每户二百文。
最后,十五未嫁女,再收三百文。你敢十八到三十五不嫁,还会收双倍、三倍!
总之,下乡收税的老文吏,翘着小指头将算盘珠子一顿扒拉,俞家父子脸黑成锅底。
今年俞家需交税二两一百四十一文。
顺便,把分家后的户籍也改了。发现俞家是跟国公府调包孩子那家,老文吏睁着浑浊的眸子,将俞家父子从头到脚好一顿打量。
至于有没有心怀恶意,只有他本人知道。
隔壁大房,因地多人口少,没有待嫁女,反而交得少些。
俞满郁闷得紧。
家中存款一下子去掉大半,只剩二两九文钱。难道靠这些蔬菜,能撑到来年秋收?那明年交税又怎么办,他们完全没有创收的门路。
这种烦心事暂时也没时间多想,四千多斤蔬菜呢,他们得赶快拉回家储存起来。
蔬菜尤其白菜烂得快,倒是有菜贩子在村里转悠收菜,可那价格压得实在太低。
红薯一文三斤,萝卜一文五斤。白菜价更贱,黑心奸商只出一文十斤收。几千斤即便全卖,也就倒腾个把银子,何必呢。
村民们不是没考虑过拉进城卖,但车费进城费市场管理费摊位费,杂七杂八一算。得!不如自家吃了尚能多应付几天。
当然,有蔬菜实在多收的,会卖给奸商一点。大多数人还是老实拉回家,储藏过冬。
俞家这段时间,家里成了蔬菜欢乐的海洋。
俞家父子负责一趟趟往回拉菜;祝小珍、俞菀然、俞小香三个,坐在院子里手脚忙不停,处理堆积如山的蔬菜。
季春华也不能歇着,半躺在旁边,用一只手一条腿,指挥媳妇闺女孙女翻检坏掉的蔬菜。
与时间赛跑,蔬菜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命。
因为刚分家,以前地窖不能用。俞家父子百忙中,还得抽空挖个新地窖。
选院子里干燥、地势较高且排水好的地方,挖一个深度两米多的方坑。
内壁用砖石固定,抹上石灰浆以确保地窖更干燥。还用竹筒插入地窖顶部,确保空气流通。
这就体现出家里劳力多的好处了。俞家父子三人轮番上阵挖坑,其他人帮忙运土,几天功夫一个地窖落成。
随后就可以储藏蔬菜了。
头朝上,根朝下,斜着码放坑中。每码放一层蔬菜,就覆盖一层土和秸秆做材料的隔层,最后,用一层厚厚的土封顶,上面加木盖搭雨棚,大功告成。
不出意外,这些菜能储存一冬。
当然,鸡蛋不能放同一个篮子里。拿部分蔬菜,萝卜切块,白菜分瓣,找来两口破旧大缸,进行腌制。
一层盐一层菜,堆满缸子,最上面封顶压重物。
这种干腌法便捷经济。蔬菜依靠本身渗出的汁液和盐分腌制,保留原始风味。带自然干香,浓郁醇厚有嚼劲,非常适合成为喝粥时的下饭菜。
一连两个月,俞家人手脚没带停干活。个个累得摇晃,走路打飘。
这还不是最辛苦的。最辛苦的,是他们有吃不完的蔬菜。看看哪个磕碰坏了,叶子开始黄烂了,先吃那个。
盐水煮白菜条、盐水煮萝卜块,萝卜羹、白菜糊、萝卜白菜大乱炖,偶尔换个花样酸萝卜酸白菜。
一家人吃得绿眉绿眼,偶尔菜汤里能飘块小红薯,都觉得幸福。
想到还要吃一个冬季的萝卜白菜红薯,俞菀然有点绷不住。就这点蔬菜,还要担心能不能撑到春季播种,秋季收获呢。
瞅得好不容易忙完,天气越来越冷。再有一个月,便是新年了。发现家中柴火不多,俞家兄妹齐出动,上山砍柴。
附近大树小树,枝桠被村民们薅得精光,干草没见两根,他们不得不往山林更深处走。
俞菀然用树棍削几根长矛,尖尖地背在身上。看见偶尔出来觅食的小动物,投掷一根。可惜她没有狩猎经验,连续几天,就碰巧扎到一只松鼠尾巴。
眼瞅那松鼠拖着带血尾巴,吱吱一溜烟钻进树洞,俞家兄弟只能仰望高达十数丈的大树,吞咽下不甘的眼泪。
不过,俞菀然这身手,倒是能让他们放心上山砍柴。
晚间,季春华拿出珍藏着的积蓄,反反复复数,仍旧只有二两九文。她满面愁容,瞧旁边不吭声的俞满。
“当家的,再有几天年三十了,咱们还是割一刀肉,给孩子们加点油水吧?”
俞满沉默看床上,两个可怜巴巴的小碎银加铜板,亮色泛着黑,似乎在嘲笑他的无能。
“娘那里,还要孝敬......”
虽说分家时签的协议是给粮食,但逢年过节,肉蛋之类不可少。只拿白菜萝卜过去,得被全村人指着鼻子骂不孝。
季春华眉毛愁苦地打结,纠结一会,叹息,推出所有的钱到俞满手边。
“割两刀肉,一条送大房那边吧。”
反正家里就这么点钱,当家的很清楚。她相信自家男人再不靠谱,不会把全部家当送到隔壁去。
她养着伤,到现在只能勉强下地拄棍行走,实在操心不过来家里的事。
俞满把钱揣进怀里,低头半晌说:“明早,我就带老大去石西村,采办年货回来。”
再穷,年要好好的过。不然,一年到头有什么盼头。

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62787


隔壁小间的俞菀然,也在窄小的床板上辗转反侧。
太冷了!她合衣裹了两层夹被,搭上几件旧衣,还是觉得冷风从木板缝隙嗖嗖往里钻,冻得她缩成一团。
如果只是这种天气还好,再冷下去,来场大雪,她可能会冻出毛病。
穷人家的破被褥里面,没有填塞丝棉,连边角料也不是。只有芦花、柳絮、乱麻填充其中。夜里湿气一上来,里面受潮,那真是又重又冰。
要不总有穷人熬不过冬呢。俞菀然身体底子在国公府养得好,可也经不起这么祸祸。
忧郁地把自己抱成团,她暗自唾弃自己没用。怎么会记不住铁皮石斛生长的位置呢,那可是宝!
找不到它,这一世她就很难改变俞家的处境。有钱,才能有势。有势,才能对抗国公府。她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萧瑶和国公府的大发慈悲上。
折腾一阵,勉强睡着了,做了半夜噩梦。梦见自己拖着被打残的身体,在冰天雪地里艰难爬行。身后留下一条蜿蜒血路,触目惊心。
惊醒后,发现外面天色蒙蒙亮,她用力揉把脸,赶紧起身洗漱。
早饭依旧是萝卜粥,碗里清晰可见几粒米。桌中央摆着盆腌得不是很咸的白菜杆,随便挑随便吃。
一家人埋首碗中,头都没有兴致抬起。直到俞满开口,几具枯槁的身体仿佛被注入活力,方才兴奋起来。
“吃完饭,老大随我去石西村,置办点年货回来!”
大家顿时昂首挺胸,眼放精光,包括俞菀然在内。
“爹,今年准备置办什么年货?你们两人能拿得动吗?不如带我一块去?”
三连问,昭示俞文荣迫不及待的心声。
俞满摇头:“没多少东西,今年准备简单置办。”
带上大儿子,是因路途比较远,多个人有照应。过年了什么宵小地痞蠢蠢欲动,能防还是要防下。
大家眼里的光暗淡下去。不过想着过年,多少能沾点肉味,光没彻底熄灭。
吃完饭,祝小珍带俞小香收拾厨房。天冷怕出危险,俞家人听俞菀然的话,没继续让孩子出门挖野菜割野草。
俞满带俞文彬走后,俞菀然和俞文荣收拾背篼镰刀斧头,准备例行上山砍柴。大雪封山前,家里备的柴火越多,越有底气过冬。
俞菀然还是穿的大哥给的旧衣,祝小珍做好的新衣,没舍得穿放家里。在山里钻进钻出,时不时被荆棘树枝勾破条口子,穿新衣裳不是糟蹋吗?
两人一人带个煨熟的大红薯做干粮,顶着凌冽寒风,哆哆嗦嗦朝后山走。
俞文荣练习扎马步,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早不上心了。一天天饿着肚子,做不完的活儿,哪有力气和心情练武。
俞菀然没有逼他。
生活太苦,还是先吃饱穿暖吧。
像两姐弟这么冷的天坚持上山的村民少,爬上半山腰走了很长段路,没看见人影。两人沿途找到些枯干的树枝,用斧头劈下丢进背后箩筐。
那斧头不知用了多少年,斧柄烂了又换,砍柴钝得很,要花死力气砍。
没多大功夫,姐弟俩累出了身汗,走几步又被山风吹,格外销魂。一冷一热,尤其考验人的身体素质。
“三姐,咱们歇歇吧。”
俞文荣抹着脏兮兮的额头提议。他饿了,还想就地把红薯吃了,一碗蔬菜汤真不管饱。
“你先坐着休息,我在附近看看。”
俞菀然打量着四周环境。今天特意换了个方向走,她怀抱一线希望探路。
俞文荣怎会放心三姐一个人往前走?三姐以前过的是国公千金的优渥生活,回乡下满打满算不过三个月。要是爬山过程中出意外,他哭都没地方!
用力揉揉发酸的脚杆,略坐坐就赶紧带上东西,追在俞菀然身后。
就这样,姐弟俩走走停停,逐渐收获半背篓柴火,还意外挖到葛根。
葛根长在地表上的藤茎半死不活,没想到挖下去还能带给他们巨大惊喜!那主根两米多长,成年人臂粗,带些能吃的须根,真是运气好到爆。
可惜附近再没找见葛根。不管怎样,他们能改善下家里伙食了。
俞菀然将葛根劈成好几段,分别装在自己和小弟的背篓里,用树枝干草牢牢盖严实。一下子沉甸甸增添许多重量,他们可以提前下山了。
往山下走的时候,两人小心翼翼。柴火加葛根近百斤,万一下山没把持住,这一路滚下去可就麻烦了。
人伤着是其次,葛根有损他们会心疼死!这百多斤葛根,足够一家七口当二十天的口粮。
快走到山脚下,眼见前方熟悉的村庄,没来得及松口气的姐弟俩,听见人喊马嘶,夹杂男男女女的欢声笑语。
什么情况?
如此落后闭塞的乡村,怎会突然这么热闹?两人一下子联想到国公府,面色顿时发白。消停两个多月,萧瑶又坐不住了吗?
不过已经下山了,能看见好几辆马车停在路口,他们处于对方一群人视野中。能往哪躲?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前行,希望能以路过的方式,双方擦身而过。
姐弟俩没料错。
这群人还真就是潼城一帮权贵子弟,下乡进山打猎的。萧瑶领头,魏白枫贴心护卫。此外,他们还带了很多行李侍从,一路浩浩荡荡。
冬天能打什么猎,不外乎是借此名头游玩。至于有没有其他阴暗目的,只有他们自己知道。
眼见山上下来两个背着沉重大背篓的村民,准备就地扎营,再派人进山打野味的萧瑶、魏白枫两人,不由自主盯住对方瞧。
他们太熟悉俞菀然了。
即便俞菀然低着头,荆钗布裤,可她脊梁骨挺得笔直,似乎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会被压弯。加上她身高远高于普通女人,可不被两人一眼认出来了吗?
魏白枫移开视线,目光晦涩,装着什么也没发现。
但萧瑶不这么想。她唇角止不住往上翘——
虽然国公府的爹娘,不止一次暗示她别去找俞菀然麻烦。可是,这不是那假货自己送上门来的?
狭路相逢,如果她不做点什么,真对不起十六年她吃的苦!
假货虽然现在看起来狼狈,也的确在如她所愿受苦,可这才哪到哪?
她要亲眼看着对方堕入地狱,一辈子在这穷山沟里翻不了身,才能扬眉吐气。

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62787
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