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玉萦赵玄祐的其他类型小说《玉萦赵玄祐写的小说替嫁给清冷世子后,娇软婢女要翻身》,由网络作家“归宴酒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崔夷初强压下心底的不安,让自己冷静下来。靖远侯府人丁不旺,侯爷和世子常不在京城,往来的人家甚少。安宁侯府前些年朝中无人,有些没落,这两年出了个宠妃,叶家人出入宫廷也多了。如果崔夷初有的选,并不想跟叶家人往来。好在她已经是赵家的儿媳妇,叶家人若是识趣,应该不会在赵玄祐跟前提这些风言风语。片刻后,一袭锦衣华服的叶莫琀走进了乐寿堂。他今年十七岁,没靠荫封做官,家里让他外出在书院求学,准备走科举的路子,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。“给老祖宗请安了。”叶莫琀上前先朝叶老太君请安。“别拘礼了,快来见过你的哥哥嫂嫂。”叶老太君笑得可亲,“你这一向都在书院用功,许久没见到玄祐了。”“是啊,所以听说玄祐哥回京,一早从家里赶过来,老祖宗不会嫌我烦吧?”“你这孩...
《玉萦赵玄祐写的小说替嫁给清冷世子后,娇软婢女要翻身》精彩片段
崔夷初强压下心底的不安,让自己冷静下来。
靖远侯府人丁不旺,侯爷和世子常不在京城,往来的人家甚少。
安宁侯府前些年朝中无人,有些没落,这两年出了个宠妃,叶家人出入宫廷也多了。
如果崔夷初有的选,并不想跟叶家人往来。
好在她已经是赵家的儿媳妇,叶家人若是识趣,应该不会在赵玄祐跟前提这些风言风语。
片刻后,一袭锦衣华服的叶莫琀走进了乐寿堂。
他今年十七岁,没靠荫封做官,家里让他外出在书院求学,准备走科举的路子,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。
“给老祖宗请安了。”叶莫琀上前先朝叶老太君请安。
“别拘礼了,快来见过你的哥哥嫂嫂。”叶老太君笑得可亲,“你这一向都在书院用功,许久没见到玄祐了。”
“是啊,所以听说玄祐哥回京,一早从家里赶过来,老祖宗不会嫌我烦吧?”
“你这孩子,今儿来了就不许走。”
叶莫琀比赵玄祐小四岁,小时候是追在他身后满地跑的跟班。
后来赵玄祐去了军中,每次回京都是来去匆匆的,往来少了些,但交情不减。
今日听说赵玄祐回京,特意一早登门。
“小弟见过哥哥嫂嫂,恭贺哥哥嫂嫂大喜。”
赵玄祐颔首,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两年不见,你小子长高了不少。”
去年赵玄祐成婚的时候,叶莫琀在书院登山不幸摔了腿,留在外地静养,没能回京参加婚礼。
今日登门,他特意备了迟来的新婚贺礼。
寒暄几句后,叶莫琀有些坐不住了:“今儿天气不错,大哥要不要出城骑马?”
赵玄祐才说了不出门应酬,他自然不会出尔反尔。
“不想动弹,我从禹州带回来几坛好酒,你若有兴致,留在府里陪我喝了。”
“甚好。”
三人在乐寿堂陪着叶老太君说了会儿话,叶莫琀的确没有提及崔夷初的旧事,相谈甚欢。
中午在这边摆饭,等到老太君进屋午休,崔夷初也回了流芳馆,赵玄祐带着叶莫琀去了书房。
“上回写信不是说在书院苦读吗?怎么又溜回京城了?”
叶莫琀嘿嘿笑了声:“我就不是读书做官那块料,呆个十天半月的就得回京一趟。”
“既不是读书的料,不如跟我一起回禹州从军。”
听出赵玄祐的揶揄,叶莫琀嘿嘿笑道:“我倒是想去,只怕去了没几日你就怪我败坏军纪,把我赶回京城。”
“尝尝禹州的青竹酒。”赵玄祐素知他的脾性,最是喜欢风花雪月的公子哥儿,哪里忍得了边关清苦,只是打趣他而已。
叶莫琀端起酒杯,先抿了几口,旋即一饮而尽。
“果真烈性。”
“再来一杯?”
叶莫琀连连摆手,只觉得喉咙火辣辣的:“不了,我还是喝侯府自酿的杏花酒吧。”
两人推杯问盏,很快都有了些微醺的醉意。
“最初听到你定亲的消息,我还有些担心呢,”叶莫琀放下酒杯,感慨道,“今日见你和嫂嫂如此和睦,我也放心了。”
说者无意,听者有心。
赵玄祐眸光一凝,沉声问:“是什么让你觉得不放心?”
对上他泓邃的目光,叶莫琀顿时酒醒了几分,知道自己失言,又不知道该如何找补,挠了挠脑袋,支支吾吾道:“就是……之前听说了些风言风语。”
“关于夫人的?”
叶莫琀被逼问得无法了,点了点头:“嫂嫂出身好,模样好,性情好,嫉妒的人肯定不少,所以编排些风言风语出来……”
“到底是什么风言风语?”赵玄祐的语气明显加重了几分。
叶莫琀扭扭捏捏道:“若是哥哥跟嫂嫂成婚前,我必然会说,如今你们俩恩爱和睦,我再说,岂不是太小人了?”
当初听到赵崔两府要结亲,叶莫琀犹豫着要不要写信告诉赵玄祐的时候,便听说婚期已经定下,只能作罢。
“说来听听。从你口中知道,总比听外人说要好。”
当初定亲的确定得很急。
赵玄祐已过弱冠之年,同龄的王孙公子都已经当爹了,所以叶老太君对此很着急,等到媒人登门提及崔夷初,她即刻便应下了。
毕竟,无论出身还是才貌,崔夷初都是京城贵女中的翘楚。
“好吧。”叶莫琀搓了搓手,缓缓道,“我以前没见过嫂嫂,全是听三妹妹说的,你知道的,自打我小姨封了昭仪,三妹妹时常进出宫廷,听说了些不少流言蜚语。”
宫里的流言蜚语?
赵玄祐没想到会牵扯到宫里的人。
“继续。”
叶莫琀感受到一股杀气,不敢再吞吞吐吐,一股脑儿地说出来:“听说嫂子从前给公主做伴读时,颇为讨好几位皇子,一心想做王妃……”
“然后呢?”
以崔夷初公府嫡女的身份,想做王妃并非妄想,做不了才是有些奇怪。
“听说皇后娘娘不喜欢她,所以几位适龄的皇子成亲时,在公侯之家指了一圈婚事都没指到她,还把公主伴读的差事给抹去了。”
“是发生了什么事,令她得罪了皇后?”
“这就不知道了,这种事皇后娘娘不说,旁人不敢议论。哥,你也别担心这个了,我瞧着嫂子挺好的,过去的事就都过去了。”
赵玄祐没有说话,叶莫琀自知喝多了失言,岔开话题说起京城里其他高门的闲话。
好在赵玄祐似乎并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,还留叶莫琀在侯府吃了晚膳,等到叶莫琀离开,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来。
赵玄祐信步去了流芳馆,正屋里已经灭了灯烛。
“世子来了。”今儿是宝钏当值,见赵玄祐进了院子,忙高声通传。
赵玄祐目光微凝。
每回他来流芳馆,院里的仆婢似乎都格外紧张。
他走上台阶,房门便开了,崔夷初披着衣裳走了出来。
“世子。”
“进屋吧,别受凉了。”
崔夷初垂眸浅笑,侧身让到一旁,待赵玄祐进了屋,这才跟在他身旁进去。
见宝钏要跟进来,赵玄祐冷冷道:“下去吧。”
宝钏愣了愣,干巴巴道:“是。”
崔夷初察觉赵玄祐神色不虞,朝宝钏使个眼色,宝钏低头退了出门,将房门带上。
想到今日赵玄祐与叶莫琀聊了许久,她的心止不住地往下沉。
从前那些事鲜为人知,但叶家与宫中有往来,或许听到了什么风声,叶莫琀一定透给了赵玄祐。
她只做不知,依旧温婉和煦:“世子身上有酒气,要不要让厨房准备一碗醒酒汤?”
“不必。”赵玄祐酒量极好,虽有醉意,却清醒得很。
他脸色阴沉得吓人,料想崔夷初是看出来了的。
她若询问,他自会告知。
但她不问……
“那早些安置吧。”崔夷初说着,等着赵玄祐梳洗更衣的时候,悄然出了门。
廊下,宝钏已经将换好寝衣的玉萦领了过来。
崔夷初看着玉萦,眼底隐隐有焦灼。
“给玉萦备的安神汤呢?”
宝珠闻讯匆匆赶来,正好听到崔夷初这话,主仆二人眼神交汇之际,宝珠默默退下,很快端了一碗颜色清亮的汤来。
夜风拂面,玉萦接了汤,闻着那味道,便知这是第一夜喝的那种催情汤药。
她不动声色,当着她们主仆三人的面一饮而尽。
“要奴婢说,这回周妈妈出事,也是玉萦的错。”宝钏不服气地继续说,“夫人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,可巧夫人前脚出门,玉萦后脚就去了泓晖堂。周妈妈是也是担心这贱人对世子下功夫,这才追过去。”
见崔夷初不为所动,宝钏续道:“若是夫人在府里,定会拦住世子,不让世子送周妈妈去官府。”
那倒是。
若只是撵出府去,大不了周妈妈再回公府做事,何至于闹到丢了性命。
夜风拨动着窗边竹帘轻响,透进来的月光格外朦胧。
崔夷初不辨喜怒,缓缓开口:“是这个理。”
宝钏忙劝道:“夫人既有了决断,不如速战速决,这会儿趁夜让人把玉萦捆了,打上二十个板子扔到窑子里去,她那张脸还值点钱。”
话音一落,她明显感觉的崔夷初眼眸冷了些,意识到自己失言。
玉萦与崔夷初有几分相似,踩玉萦的脸等于骂崔夷初。
“急不得。”宝珠却不赞成,“如今世子的举动有些摸不清楚,玉萦在世子跟前露脸了,还在泓晖堂领着差事,倘若贸然杀了,定然会惊动世子。”
“杀玉萦的事,不急,我自有安排。”
今日崔荣从公府带回了娘的主意,也是让她不要轻举妄动。
赵玄祐在军中有职务,不会在京城久留,且由着玉萦这小蹄子蹦跶几日,等赵玄祐一离京立即处置。
赵玄祐不在,老太君根本管不了她。
“我先睡了,宝珠。”
“奴婢在。”
“明儿一早去泓晖堂请世子过来用早膳。”
“是。”
“宝钏,你早些去厨房吩咐,务必要丰盛一些,添几道西北风味。”
“是。”
流芳馆很快灭了灯烛,耳房里的玉萦也跟着躺下了。
她想过崔夷初今晚不会让她再靠近赵玄祐,却没想到赵玄祐今晚没来流芳馆。
对玉萦而言,这倒是个好消息,说明赵玄祐对崔夷初的态度有所松动。
她安安心心地一觉睡到天明。
翌日清楚,玉萦梳妆停当便往花房去,刚走到院门便见宝珠沉着脸进来。
“宝珠姐姐。”
宝珠瞥她一眼,径直朝正屋走去,看起来是有急事要禀告崔夷初。
玉萦快步到了花房,挑了一盆开得好的茉莉,抱起花便往泓晖堂去了。
接连来了好几日,守门的护卫都认熟了她,因她娇俏动人,都乐得与她寒暄几句。
玉萦进了院子,见厨房的人拿着空托盘从里头出来,显然赵玄祐正在传早膳。
之前他是在流芳馆用膳的,宝珠脸色那么差,怕是在赵玄祐这边碰了钉子。
玉萦没往屋里去,认真在院子里打理起花草,把横生的枝叶全都剪了去,又拿帕子轻轻擦拭着沾染尘土的叶片。
正忙活着,身后突然传来元青的声音。
“怎么这么早来了?”
玉萦转过身,冲他一笑:“泓晖堂的事自然是头等大事,管事妈妈没让我做别的活儿,我早些过来,能把活儿做细一些。”
这当然只是说辞,茉莉原不是娇贵的花,根本用不着如此精心打理。
一早来泓晖堂,只是担心赵玄祐又要出门,见不着面罢了。
元青道:“只问你一句,你倒说出这么多话来。”
玉萦的话的确多了点,好在元青并非心眼多的人,不曾想过玉萦在掩饰自己的目的。
“既嫌我话多,我不说就是。”玉萦转身继续擦叶片。
“别生气啊,我是有好事找你。”
“什么好事?”玉萦不以为然。
元青提着水壶进屋的时候,赵玄祐刚好把看完手中的书。
“熏香了?”赵玄祐问。
他常年在外行军,从不像京城贵族那般熏香带香囊。
刚回京时,一进流芳馆便觉得香气腻人,屋里香炉里时时焚着香,身上寝衣染过冷香,她的发丝和肌肤也是带着香气的。
宿在流芳馆的日子多了,他渐渐地喜欢闻这香味儿了。
“不是熏香,是花香,”元青道:“是夫人吩咐花房在泓晖堂摆些茉莉,我想着是夫人的吩咐,就让玉萦进院里布置了。”
玉萦?
赵玄祐的眼前浮现出那个怀抱紫薇花的婉丽身姿。
那晚她走过来的时候,身上也是带着一股香风。
“爷不喜欢?那我让玉萦搬走。”见赵玄祐不说话,元青以为自己做错事了。
赵玄祐蹙眉看他一眼,用不着说话,元青会过意来,咧嘴一笑退了出去。
他站起身,在书架上重新挑了一卷书。
靖远侯府世代从军,但侯府公子们的学习教养与京城其他高门并无分别,六岁开蒙读书,只是同时要修习武艺和兵法。
是以赵玄祐并非莽夫,而是文武兼修,既能提笔写文章,也能策马安天下。
翻了没两页,赵玄祐抬头往窗外看去。
时值浓夏,泓晖堂里满院幽绿,苔墙的墙角摆了一排茉莉,茉莉花极小极白,既不张扬,也恰到好处地点缀了单调的绿色。
位置倒是挑得极好。
赵玄祐方才看得专注,没留意她是几时摆的花。
他垂下头继续翻书,看了两行又抬头,忽而眼前一亮。
玉萦穿着一袭素色衣裳,手中拿着一把剪子,正专心致志地修剪横生的枝叶。
明明她穿得衣裳跟府里其他丫鬟一样,偏生她的身姿纤细轻盈。
云鬓间没有任何珠钗金饰,眼角眉梢却依旧带着一抹风情。
赵玄祐深深盯着她。
这种关注并非出于色心,而是从第一次遇见玉萦开始,心中就有一种来得莫名的熟悉感,仿佛两人早已见过。
是因为她长得像夫人吗?
的确像,可见到夫人的时候,他并没有这种感觉。
窗外的玉萦修剪完了那几棵茉莉,转过身来,目光不经意间与书房里的赵玄祐对上。
玉萦恭恭敬敬朝他福了一福,径直往前去打理其他的花,没有任何多余的眼神,也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。
赵玄祐看着她的背影,收回目光重新翻书,令自己不再想玉萦的事。
她是夫人身边的丫鬟,若是太在意,只怕夫人会不高兴。
还没看完一页,元青又走了进来。
赵玄祐看书时素不喜人打扰,脸色一沉,看得元青心惊。
“世子,”元青硬着头皮道,“凤棠姑娘来了,说要给世子请安。”
“谁?”赵玄祐冷冷问。
元青无奈道:“凤棠姑娘,昨儿跟着世子从平王府来的。”
原来是那舞姬。
赵玄祐对她毫无兴趣,也没什么印象,压根记不住她叫什么名字。
“收下东西,赏你吃了,往后她再来不必进来通传,撵走就是。”
“是。”
元青折身出去的时候,玉萦正好在给门前那几盆花擦拭叶片。
“凤棠姑娘,世子这会儿正在看书呢,最烦旁人打扰,你还是回去吧。”元青想着她是从王府来的人,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搪塞。
玉萦早已知道昨晚府里来了个舞姬,见到这场景,立马猜出是眼前这女子。
她感觉到有脚步靠近耳房,很快有了询问声:“玉萦,你屋里怎么那么亮?”
玉萦没有回答,她从桌上拿起一块栗子糕,打开耳房的门冲了出去,然后大声呼喊起来。
“走水了!走水了!流芳馆走水啦!”
走水是头等大事,饶是外头的丫鬟奉命看守玉萦,此刻也顾不得了,急忙跟着玉萦一起呼救起来,立即惊动了流芳馆里所有的人,院里的丫鬟婆子先自行拿水去泼,很快宋管家也带着家丁过来。
似侯府这样的大户人家对于走水早有一套应对之策,院外备着大水缸,家丁拿桶取水,十几个人一起上,总算是将火熄灭了。
不过,纵火为的不是要烧死谁,而是……
隐匿在丫鬟中的玉萦抬眼,看着赵玄祐朝流芳馆大步流星地走来。
走水是大事,下人除了灭火,还第一时间去望月轩禀告主子,赵玄祐立即赶了过来,他腿长,一路疾行,比旁人先走过来。
他身上已经换了常服,身姿端稳,双眸深邃。
战场上见惯生死的将军,当然不会为走水所惊动。
见他出现,玉萦松了口气。
所有的谋略和计划,都系在赵玄祐一人身上。
她抬起手,咬了一口手中的栗子糕,旋即吐到一旁的花丛里。
“火势如何?”
宋管家忙道:“世子放心,火已经灭了。”
赵玄祐又问:“哪儿起的火?”
“是后院的一间耳房起了火,那间耳房已经毁了,旁边一间也有所波及。”
崔夷初领着宝珠匆匆而来,听到这一句,顿时一惊。
流芳馆的耳房是给大丫鬟住的,宝珠宝钏都跟在崔夷初身边伺候,此时还呆在后院耳房的人,不就是玉萦吗?
她跟这场火有什么关系?
她烧死了?倒是一了百了了。
“可有人员伤亡?”崔夷初着急地问。
宋管家朝她拱手:“回夫人的话,家丁进去查验了,没有人伤亡,只是还没查到起火的原因。”
“我知道。”玉萦从人群中走出来,手中握着咬掉半块的栗子糕,艰难地朝前走着。
此刻她穿着月白色素裙,头发尽数披垂,脸色更是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,漂亮的眼睛含着泪意,仿佛一只摇摇欲坠的瓷瓶,眼看着摔落到地上。
赵玄祐的眉心跳了一下,眸光变得深不可测,所有的注意力都落在了玉萦身上。
朦胧月色中,渐渐走近的玉萦忽而抬眼看着他,低声喊:“世子……”
若她披散头发的柔弱模样只是熟悉的话,这轻飘飘地两个字简直如雷霆一般落在了赵玄祐耳中。
这般低低柔柔的轻唤声,他在锦帐之中听过了无数次,高高低低,浅唱低吟,绝不可能听错。
他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事,但……哪怕他觉得再不可思议,亦上前伸手扶住了玉萦。
“玉萦,你怎么了?”
玉萦并不是在装。
她腹中绞痛,似乎肠子被人打了个结,实在是难受得想死。
原想着自己一口没吃毒栗子糕,只是牙齿碰了一下,应该不会有大碍,谁知这毒药这般厉害,竟然发作得这样凶险。
她该不会命丧于此吧?不行,就算是死也要拉个垫背的。
“救……”
玉萦强忍着疼痛,抬眼看着赵玄祐,想说什么,却根本说不出来。
她哀戚地看着他,颤抖着举起拿着栗子糕的手,还没举到赵玄祐眼前,整个人便被腹中剧烈的疼痛折腾得昏死过去。
“玉萦!”赵玄祐眉峰一拧,看着她身子软绵绵地往地上倒去,伸手便将她揽住。
的确很美。
不过,赵玄祐抱着怀中酥胸蜂腰的佳人,感受着她如兰的气息,自是对旁人没什么绮念。
“府中不必添人,如今这样甚好。”
“世子昨日可才添了人。”
听出她的揶揄之意,赵玄祐伸手捏了捏她的脸蛋,含笑道:“若是反悔了,现在还来得及。”
“我才没反悔,倒是世子,答应了不碰她,没反悔吧?”
“当然。”
靖远侯府门风清正,老侯爷与侯夫人恩爱和睦,只是侯夫人子息艰难,为了开枝散叶,成婚第六年纳了个妾室。不过妾室进门后一直没有身孕,倒是侯夫人顺利生下了儿子。
赵玄祐并非风流浪荡之人,没什么三妻四妾的念想。
夫人既高贵端庄,又温柔妩媚,倘若子息顺利,他情愿一家人清清静静的过日子。
玉萦听着赵玄祐这么干脆利落的回答,突然为他有些不值。
虽然他对崔夷初的好,有玉萦夜里殷勤服侍的功劳,可他娶崔夷初为妻,是抱着与她白头偕老的念想。
是个好人,可惜运气不好,遇到了崔夷初。
“别胡思乱想了,早些睡吧。”
感觉到身边女子在出神地想事情,赵玄祐拍了拍她的脑袋,轻轻吻上她的额头。
出门宴饮半日,这会儿他也困了,搂着她想早些睡了。
“嗯。”
温热的鼻息扑面而来,卷着几分酒气。
要想翻身,玉萦必须成为赵玄祐的通房,但赵玄祐现在对崔夷初的心意似乎很坚定。
她不能提自己太多,过犹不及,只会引起赵玄祐的反感。
他对“玉萦”并无过多念想,倘若她与崔夷初此刻翻脸,他还是会站在崔夷初那边的。
玉萦翻了身背对着他,避开他身上的酒气,烦躁了一会儿后沉沉睡去。
翌日清晨,仍是宝珠进来提醒她起身。
正屋里崔夷初梳妆完毕,命丫鬟准备早膳,等到赵玄祐起来的时候,暖阁里已经摆上了小菜香粥。
崔夷初惯常吃得清淡,为了合赵玄祐的口味,特意多加了一碟葱油鸡、一笼香菇肉包和糟卤鸭信。
这般精心准备,饶是赵玄祐在外清简习惯了,也觉得惬意舒适。
夫妻俩用过主食,在暖阁歇了片刻,宝珠又呈上了玫瑰露,两人各自饮了一杯,甘甜可口,恰到好处。
放下杯子,崔夷初柔声问道:“世子今日出门吗?”
赵玄祐点头,却没如之前那般把话讲明白。
崔夷初自不好追问,一起去给叶老太君请过安便分道扬镳,崔夷初回了流芳馆,赵玄祐去了泓晖堂。
他换了身隆重的衣裳,再走出门的时候,看到玉萦在院里忙活。
院里庭院洁净,晨光初照,玉萦身上穿着应景的蓝色衫裙,绣带束腰,衬得身姿轻盈修长。
她虽体态婀娜,但年纪尚小,眼角眉梢尽是少女的烂漫。
“世子。”
玉萦望见他走出来,朝他福了一福。
今日赵玄祐穿得颇为隆重,锦衣玉带,清举俊逸,通身尊贵的气度。
看样子他不是要出门见朋友,而是去拜会贵人。
赵玄祐脚步稍顿,忽而想起昨晚夫人说有意抬玉萦为通房的话。
确是极美,谁人都不及。
不过,赵玄祐亦的确无意纳人。
他收回目光,径直往外走去。
玉萦看着他渐行渐远,心中颇感无力,这男人对崔夷初心意坚定,倘若崔夷初不开口,他只怕难以动摇。
眼下她只能慢慢靠近,让他一点一点接受自己的存在。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