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梦想文学网 > 现代都市 > 小炮灰在七零,燎的军官宠上天精选小说

小炮灰在七零,燎的军官宠上天精选小说

言蹊云浅 著

现代都市连载

其他小说《小炮灰在七零,燎的军官宠上天》震撼来袭,此文是作者“言蹊云浅”的精编之作,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苏茉杨素云,小说中具体讲述了:6尺,做棉衣的倒是够了。肉票自己也还有3斤,加上陆长征给的,也够吃一阵子了,更何况自己空间还有不少火腿腊肉腊肠和罐头,倒也不急着换了。要真是写稿能被选用,那以后票据应该也不怎么成问题。“那应该够了,不换了。”陆长征想了解一下黑市自行车和缝纫机的行情,找了个放风的问了一声。那人看了两人一眼,招呼了个人过来,把两人带进一个不算小的屋子里。......

主角:苏茉杨素云   更新:2024-04-10 18:56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苏茉杨素云的现代都市小说《小炮灰在七零,燎的军官宠上天精选小说》,由网络作家“言蹊云浅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其他小说《小炮灰在七零,燎的军官宠上天》震撼来袭,此文是作者“言蹊云浅”的精编之作,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苏茉杨素云,小说中具体讲述了:6尺,做棉衣的倒是够了。肉票自己也还有3斤,加上陆长征给的,也够吃一阵子了,更何况自己空间还有不少火腿腊肉腊肠和罐头,倒也不急着换了。要真是写稿能被选用,那以后票据应该也不怎么成问题。“那应该够了,不换了。”陆长征想了解一下黑市自行车和缝纫机的行情,找了个放风的问了一声。那人看了两人一眼,招呼了个人过来,把两人带进一个不算小的屋子里。......

《小炮灰在七零,燎的军官宠上天精选小说》精彩片段


“抓人也要讲证据的,县里革委会有哪些人,以及有哪些暗线,他们基本都清楚。这些人去问,他们是不会说的。”

苏茉默然,搞得还挺复杂,跟那些小说中写的完全不一样。

别的小说,女主随随便便就能发现黑市,她要不是陆长征带着,估计找一天都找不到。

果然是炮灰啊,没有光环加身,找个黑市都这么困难。

两人进入大爷说的那个街口,没多久就一个大婶路过,热情的问:“两位看着有些眼生,找哪家呀?婶子我这里老熟了,帮你们指指路。”

“陈大爷叫我来的,我找王大爷。”陆长征道。

“哦,找老王家呀。前面左转再右转,门口一棵歪脖子树那里。”大婶子大声道。

“行,谢谢婶子。”

陆长征按照大婶说的往前骑,在路过一个院门的时候,门忽然从里面打开,一个壮汉走了出来,对着两人道:“这里。”

陆长征停了下来,两人推着车进了院门。

苏茉在门口看了看,根本就没歪脖子树,真是到处都是套路。

壮汉把门关上后,道:“把车停在这里,走的时候交一毛钱,把脸遮上,跟我走。”

苏茉从挎包里拿出条丝巾把脸挡住,陆长征则是用的手帕。

苏茉在心中叹气,这黑市这么难搞,在黑市卖东西这条还是要再考虑考虑。

两人跟着壮汉进了屋子,其中一个房间里有个大衣橱,壮汉打开衣橱的门,里面竟然有个暗门,从暗门进去后,再穿过一个屋子,这才到了黑市。

黑市一个很大的四合院里,几乎每一个方位都有人把守放风。里面的人不少,都蒙着脸,说话的声音都压得很低。因此,就算里面人不少,也不会显得嘈杂。

“你们自己逛吧,买完到这里来找我。”壮汉说完,就进了身后的房间。

房间里面还坐着不少人,都是清一色的壮汉,应该也是在等客人的。

看来这个黑市老大势力还不小,小弟都不少。

两人先在院子里粗粗逛了一圈,苏茉发现大部分卖的都是吃的,以卖粮的居多,卖肉的只有三个,一个卖猪肉,两个卖活鸡的。

而且那个卖猪肉的,看着好像还是黑市自己的摊位。

“要不要买点大米回去?”陆长征记得媳妇爱吃大米饭来着。

“不用,我有粮票。”苏茉摇头,她空间还有不少大米,而且粮食她自己也能催生,没必要买。

“我们买点肉回去,今天领了证,请大家吃点肉。”苏茉道。

主要是她也馋新鲜的肉了。

两人去卖猪肉的摊子那,割了4斤挺不错的五花肉,分成两份,一份拿回陆家,一份苏茉带回知青点。

黑市的猪肉不要票,一块六一斤,直接比供销社翻了一倍。

4斤肉共花了6.4元,陆长征掏的。

“我想在这里换点肉票和布票。”苏茉小声道。

“我这里还有10尺布票和8斤肉票,都给你,不够再换。”

苏茉算了算,加上结婚补助的16尺,布票就有26尺,做棉衣的倒是够了。肉票自己也还有3斤,加上陆长征给的,也够吃一阵子了,更何况自己空间还有不少火腿腊肉腊肠和罐头,倒也不急着换了。

要真是写稿能被选用,那以后票据应该也不怎么成问题。

“那应该够了,不换了。”

陆长征想了解一下黑市自行车和缝纫机的行情,找了个放风的问了一声。

那人看了两人一眼,招呼了个人过来,把两人带进一个不算小的屋子里。


若她能嫁给陆长征,那她很可能就不会被退伍。哪怕真被退伍了,她也是军官太太,依旧是最优秀的那一个。

所以,在打听清楚陆长征没有对象后,她就让家里去帮她说。

本以为事情有了转机,想不到一转眼,就什么希望都没了。

第二天,苏茉换上蓝色的工装,穿上解放鞋,跟知青们一起上工去了。

今天依旧是拔花生,听大队长的意思,花生也不多,再有个三天也就完工了。然后就是晾晒入库的事情了,接着交公粮,结算工分,分粮分钱,杀猪分肉。

总之被大队长这么一动员,本来秋收了一个多月累的不行的村民们又鸡血满满起来,一个个干劲十足。

毕竟农民一年到头,就为了这个时候分粮分钱。而且今年大队大丰收,他们的生产大队的工分应该挺值钱的。

不少大婶在路上就讨论起来,等分了钱该置办些什么东西了。

在路过大队另一个晒谷坪的时候,苏茉发现一群汉子正拿着一个有点像潜水脚蹼一样的东西,正对着地上的麦秆打来打去,还有几个大叔赶着毛驴拉着石碾子,在转圈圈。

苏茉有些好奇,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打麦?

于是便小声问马小娟:“他们这是在干什么?”

恰好旁边一个耳尖的大婶子听见,开口解释:“他们这是在打麦,得把麦子打下来,晒干后才好装袋入库。”

“他们拿着的那个是什么?这样打就可以全部打下来?”

“那个叫连枷。打麦子哪有那么容易,先用连枷把上面的麦子打下来,再把上面的麦草挑掉,然后再继续打,继续挑。等大的麦草挑干净了,还要用木掀扬场,把麦壳和短草扬掉,剩下饱满的麦子才好拿去晾晒。”大婶子热心的解释。

“真是辛苦啊!”马小娟感叹。

“今年的麦子长得好,辛苦点没什么。最怕就是没长好,一年到头白辛苦了。”大婶子笑着道,显然对今年的收成很满意。

到了地方,小队长开始分配任务,苏茉是最后分的。

看着眼前的一小块地,苏茉目瞪口呆。

虽然她对这些亩啊、分啊之类的计量单位不敏感,但也看得出,这块地绝对不超过一分地。

“小队长,为什么我这么少?”

小队长陆国平尴尬的挠了挠头,“那个,长征哥让我不要给你分那么多。”

陆国平从小就是陆长征的跟班,非常听他的话。哪怕陆长征去当兵了,他遇事也会写信去问陆长征的意见。

苏茉:……

“你别听他的,你该怎么分就怎么分,不然就这么点地,我怎么挣工分。”

开玩笑,她还等着吸能量呢,就这点,还不如去旁边拔草。

最终,陆国平拗不过苏茉,给她分了三分地。陆国平估摸着,这也就她的极限了,说不定大半都得待会儿长征哥过来拔。

等陆国平走后,苏茉便开始蹲下来拔花生。

她贴着地皮抓住花生秧,从下往上吸收里面的木系能量。一开始的几株度没掌握好,吸的有些干枯,后面就渐渐就掌握了那个度,大概每株吸收三分之一的能量,这样花生秧看起来差异就不大,就算看着干枯了点,比人也会以为是晒的。

苏茉一边吸收能量,一边拔。本来陆国平分给苏茉的,就是比较好拔的沙土地。花生秧被苏茉吸收了能量后,根茎的抓力也没那么强了,拔起来就更容易了。

小说《小炮灰在七零,燎的军官宠上天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

杨素云心情极好的把苏茉送回知青点。

“苏同志,你看,这大伙都已经等着吃我们的席了,我们这进程要不要提一提?”

苏茉瞪了他一眼。

杨素云痞痞的笑道:“是是是,都听苏同志的,苏同志说什么时候,就什么时候。”

一切尽在不言中,杨素云知道是可以准备起来了。

“你赶紧进去,躺着再休息会儿。我趁着没下工,去帮我老娘干点活。你也多休息两天,把身体养养好,不急着去上工,秋收也快完了。”

干农活的累,谁干谁知道,反正他打小就不爱干。结婚后,他可不让她干了,反正他的津贴养她绰绰有余。

“进去吧。”杨素云催着苏茉进去休息。

他得赶紧去跟他娘商量商量,长这么大,他难得有个看对眼的,可不能委屈了她。别人有的,她必须有,别人没有的,她也得有。

杨素云已经开始在脑中盘算着结婚该置办些什么了。

72条腿什么的,他的新房基本上都有了,东西两间房都盘好了炕,炕琴什么的也早就打好了,还做了大衣橱,炕桌、凳子什么的都是齐的。

对了,还少一个梳妆台,他媳妇一看就是个爱俏的,这个必须给她备上,得尽快叫木匠打……

至于大三件,得先问问家里有没有备好票,没有他得赶紧想办法去弄,到时候直接带她进城买。

还有就是结婚证,得赶紧给部队发电报,让首长赶紧批,算了,还是打电话快一点,到时候直接去打个电话。

结婚照也要拍,不仅要拍结婚照,还要给他媳妇单独拍几张,到时候他带到部队去,想了就看看。

他现在才副营级,要正营级才能申请家属随军,他还得好好努力,让她能早日随军……

杨素云觉得自己浑身都是干劲,再催了苏茉进去休息后,脚一蹬,又一溜烟走了。

苏茉看着风风火火走了的杨素云,一阵无语。

难道这就是这个时代人的特征,做事都是风风火火的?

苏茉叹气。

她虽然想得开,但真到了这一步,还是有些彷徨的。毕竟,婚姻是人生的大事。

要不就嫁了?

这个年代的人,不都是看对眼了就可以结婚吗?既然都到了这里,那就入乡随俗呗?

不管哪个时代的眼光来看,杨素云都是个不错的结婚对象。副营级的军官,津贴肯定不低。有自己的房子,结了婚不用跟公婆同住,婚后也立马分家,也不用怕跟妯娌家长里短的有矛盾。

就连不在家这个唯一的缺点,对她来说都是优点。

房子有了,问题也解决了,实在是再好不过。

最主要的是,杨素云长得真挺对她胃口。

食色性也,她也不过是个正常的女人啊……

苏茉掩面,甩甩头,转身回了知青点。

知青点是一排5间的土坯房,中间是厨房和吃饭的地方,也是平时有人来,待客的地方。左边两间房是男知青住的,右边两间女知青住。

门口还有一片很大的菜地,种了不少青菜。厕所则在菜地的角落,是个用茅草搭成的茅草房。

整个知青点和菜地,都用竹篱笆围着圈了起来,只在前方留了一个进出的大门。

苏茉凭着记忆,找到了原主住的那间房。

这个年代的农村,很少有锁门的习惯,知青点也是这样,房门只是栓了起来,并没有上锁。

苏茉拉开门栓,推门进去。房间很大,里面盘了一条很长的炕,估计睡五六个人不是问题。现在知青不多,三个知青睡一间房,倒是十分宽敞。

苏茉这间房住的,都是跟她同一批下来的。她们来的时候赶上秋收,根本没时间去置办东西,所以房间也没有柜子之类的。

只能跟老知青借了两条凳子,找了几块木板拼成一个简易的木台,把行李先放在上面,常用的则放到炕上。

苏茉找到原主的铺盖,上面叠放着她前几天洗的衣服,想来是两个室友帮她收的。

她们刚来,都不适应,互相扶持鼓励,所以关系还不错。

原主当初匆忙下乡,并没有准备什么,铺盖也很简单。只是在炕上铺了个草席,然后在草席上铺上床单,一张夏天用的薄被,类似后世的空调被那种,连枕头都没有。

也不知原主那娇小姐是怎么忍下来的。

原主下乡的时候,是带了两个皮箱来的。两个皮箱,一个在炕上,一个在木台上,一大一小,都挂了锁。

苏茉虽然融合了原主的记忆,大致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,但还是自己亲自清点一下有存在感。

最主要的,是那两本巨额存折。

看书的时候,书中并没有写具体数额,只用巨额带过。

而原主,存折和房契是苏父在她临下乡前才匆忙塞给她的。她塞进夹层后,还没来得及看人就没了,所以原主也不知道是多少钱。

苏茉真是好奇极了。

凭着记忆,苏茉在原主放在炕上的那个皮箱的暗兜里,找到两个皮箱的钥匙。

苏茉先打开大皮箱,在夹层中拿出那两本存折,忽然有点紧张。

见证历史的时刻到了,姐妹们!

两本存折,一本看着有些旧,应该是用牛皮纸制作的,表面粗纤维材料清晰可见。上面写着“活期储蓄存折”几个字,上面还有一个花纹,下方一行小字,只是有点褪色了,她没看清是什么。

50~60年代存折封面

一本比较新,橘黄色封面,上面有一段伟人语录,下面印着红色的“活期储蓄存折”几个字,在下方是黑色字体的“中国人民银行海市分行”。封底也印着了一段八届十一中全会公报的摘要。

很有这个时代的特色。

70年代存折(图片来自网络,侵删)

苏茉先打开新的那一本,户名上写的是莫玉蓉,原主的妈妈,下方还有银行的盖章。右方是手写的记录,只有三次存入的记录,并没有支出的,每个记录后方都有记账和复核人员的盖章。

苏茉看了一下,一次是70年1月存的,一次性存了2000元;一次是70年10月存的,存了500;最后一次是71年6月存的,也是存了500元,一共3000元。

应该是原主父母这些年攒下的钱。在这个100块钱都很多的年代,这可是一笔巨款了。

苏茉又打开旧的那一本,户主写的是苏仲黎,原主的祖父。右方手写的存入支出的记录就多了,有好几页,苏茉翻了一下,最开始的存入是57年,应该是公司合营后发给资本家的股息,第一笔存入就有两万多块。

此后几年,都是只有存入的记录,但60、61、62这三年,却有多次的大笔支出。苏茉有原主的记忆,知道那三年自然灾害时期,原主祖父曾多次托关系从国外采购了许多粮食,捐赠给周边的贫苦百姓。

也就是这三年的劳心劳力,让苏仲黎在63年一病不起,与世长辞。当时,苏仲黎的葬礼,海市许多重要的领导都来了。

存入的记录一直到66年,前面的股息在那三年基本已经被苏仲黎取光了,存下的只有后面几年的,但也有近八万块。

八万块在这个年代什么概念,只怕比后世的八千万还多。

有这八万块做本金,在那个遍地捡钱的年代,杨素云哪怕是头猪,也能起飞吧。

苏茉的拳头硬了,对杨素云这个女主,真是一点好感都没了。

杨素云拿到存折的时候,原主的伯父可是还没出事的,这么巨额的存折,她竟然不寄回给人家,而是自己昧了下来。就算她没有原主大伯的联络方式,她爸爸也是认识原主大伯的,肯定会有。

真是旷世白莲的一家人。

曰(yue)了!

从此路转黑!

看完存折,苏茉又清点起原主的钱票来。

苏茉把钱票从两个箱子搜罗出来,数了数,一共1035块四毛。本来是1045块四毛的,看病的时候拿了10块,哦,还欠了杨素云5块钱,那就是1030块四毛。

在这个年代,算是个富婆了。

票呢,厚厚一沓,五花八门,侨汇券、工业券,粮票肉票油票蔬菜票,糖票布票鞋票棉花票等等都有,甚至还有奶粉票和手表票,只是大部分都是海市专用的,全国通用的很少。

在这个凡事都要票证的年代,没有票,有钱也花不了。

苏茉忽然有些愁,看来还是要去黑市弄点这边的票。

小说《小炮灰在七零,燎的军官宠上天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

这屋子应该是黑市自己卖货的地方,里面放着好几个大货架,上面摆着许多东西。

一个类似小头目的人走过来问:“你们要买自行车和缝纫机?”

“是。想买永久牌26型的自行车,和上海牌的缝纫机,有货吗?”26型的自行车比较适合女同志骑。

“有,不过要过等两天,上海牌的价格都比较贵。”

“多少钱?”

“自行车258块,缝纫机238块。”小头目报价。

苏茉在心中默默算了一下,在供销社,永久牌26型的自行车凭票卖158,上海牌缝纫机凭票卖138。黑市不要票,直接每样加价100元,也算是暴利了。

“需要的话,先交100块钱定金。”

“我先回去考虑一下。”陆长征道。

他明天就去市里供销社看看,要是有,就供销社买,没有就只能来黑市买高价的了。

“行。”小头目没异议。贵的大件东西,买得起的人确实不多。

两人在屋子里看了一圈,苏茉发现有大白兔奶糖,便买了一包。

在原主记忆中,在海市,这种一包一斤装的大白兔奶糖是售价是1.7元,黑市这里是2.5元一包。

再没有要买的东西,见时间也不早了,两人就准备回去。

这个时候,人已经比刚才多了不少。

找到之前带他们进来的壮汉,两人跟着壮汉一顿绕,到了另外一个院子,而他们的自行车竟也在这里。

苏茉:……

这个黑市,真是跟书上说的不一样。这个黑市老大,怕不是搞特务出身的。

陆长征给了1毛钱后,两人便骑着自行车从这个院子走了。

这院子出来,又是另一个街头了。看来这黑市,真是四通八达。

等回到陆长征战友家,换好衣服后,已经快五点了。

两人没敢耽搁,赶紧锁好门,骑上车就往回赶了。

“路过公社供销社的时候停一下,我找一下小兰。”苏茉对陆长征道。

“怎么了?”

“我前几天住卫生院的时候,小兰不是照顾我来着,我送个礼物感谢一下。”

“那行。”

陆长征也不会说不用送之类的,媳妇的为人处世他还是很认同的。帮助过自己的,该感谢就要感谢。

虽然小兰是他妹妹,他也不会认为帮他照顾媳妇是应该的。

因为时间不早了,所以陆长征骑得飞快。平时公社到县城骑车大概要三十分钟,陆长征二十分钟就给到了。

苏茉跳下自行车后,瞪了陆长征一眼。

这个憨货,骑这么快做什么,她屁股都差点给颠没了。

陆长征被瞪了一眼,有些莫名,好好的,又是哪里惹了媳妇?

苏茉走进供销社,见所有售货员都在整理东西,柜台地面都堆了不少,应该是来新货了。

苏茉猜的也没错,因为秋收马上就结束了,届时忙了一个多月的社员们,都会像关了一个冬天的羊出圈一样,蜂拥到供销社来买东西。供销社可不得尽量备好足够的库存,来满足社员们的购买需求。

每年秋收结束到分粮分钱的这一段时间,都是基层供销社最忙的时候。特别是各大队分钱的那一段,真是柜台都要被挤垮掉。

售货员们见有人进来,都抬头看了一下,见是苏茉,陆小兰站起身笑道:“苏知青,过来买东西呀?”

她们今天盘货,大家都忙的不行,没时间打听八卦,所以她并不知道陆长征和苏茉领证的事。

“不是,我是来找你的。”苏茉笑着道。

“呀,找我什么事?”陆小兰把盘着的东西放到一边,做好标记,然后从柜台出来,和苏茉走到一边。

小说《小炮灰在七零,燎的军官宠上天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